中国储能网讯:伍德麦肯兹近期发布最新研究报告 Electric vehicle & battery supply chain: 5 things to look for in 2024《电动汽车和电池供应链:2024 年值得关注的 5大趋势》报告,探究政策、电动汽车销售和原材料供应以及外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竞争格局。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焦点,预计2024年将成为交通电气化的关键一年。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EV)销量的持续增长,中国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引发了全球讨论。2023年中国生产的动力电池中,有三分之二是铁基电池。中国电池生产商充分发挥了其在低成本化学的优势,在快速充电和能量密度改进方面取得进展,外国品牌或面临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
01
美国大选:汽车电气化进程或面临威胁
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进入最后阶段,围绕电动汽车的政策将成为主要候选人的竞选要点。民主党人将强调“电池产业带”有望带来的就业增长效益,以及通过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而降低污染相关问题。与此相反,共和党候选人认为电动汽车相关的强制规定限制了美国个人的购买自由,同时声称电动汽车购买量的上升将间接有利于中国实体发展。
共和党主要候选人已经明确表示,计划取消7,500美元的联邦电动汽车补贴,并增加电动汽车税。2027-2032年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标准的退坡,再加上购买补贴的取消,不仅会拉低传统汽车行业对电动汽车的投资,还会削弱特斯拉等全球电动汽车领军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投资潜力。
02
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发展受阻
中国现已将电动汽车作为高端产品制造强国战略的一部分。与外国品牌不同的是,中国汽车制造商优先考虑增强车载软件应用,满足中国年轻的普通购车者的需求。这种转变不仅威胁到现有的利润来源,也危及外国品牌未来的增长潜力。作为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中国的持续快速增长至关重要。由于现有内燃机(ICE)汽车工厂的利用率越来越低,任何放缓都可能导致利润大幅下降。
03
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冲击:关键时刻
随着欧盟委员会准备结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岌岌可危。预计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这一政策,将对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包括特斯拉、达契亚和名爵)的销售潜力构成重大威胁,因为这些企业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批量车型。
与此同时,伍德麦肯兹认为潜在关税政策也将带来广泛的影响,包括关税政策地的电动汽车普及率。这些措施非但不会改善欧洲制造的电动汽车的销售,反而会减少竞争,让欧洲汽车制造商放松警惕,特别是考虑到欧 7 汽车排放标准的削弱。
04
电芯制造商加码新技术路线
据伍德麦肯兹电动汽车与电池原材料数据追踪,2023年全球电池产能达到1,700GWh, 应用于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共计700GWh(遍布60个国家)。我们认为,汽车制造商很可能还在为电动汽车的销售等待有保障的电芯供应。由于储备电池库存的价格较高,对此,汽车制造商在2024年可能会对购买电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随着电芯价格下降,西方汽车制造商将考虑放弃与本国内生产相关的国家补贴,转而从中国购买价格更实惠的电芯,从而降低电动汽车的总体成本。在第一梯队内的非中国制造企业也有望抓住这一机遇,开发磷酸铁锂(LFP)和磷酸锰铁锂(LMFP)电池,同时为经济型电动汽车(铁基)和高端电动汽车(镍基)提供解决方案。
05
低成本电池的决定性一年
我们预测,锂、钴、镍和石墨产品的供应过剩将持续数年,这为电芯生产商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并减轻了对材料成本上升的担忧。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为正极、负极和电芯制造商等中游生产商提供了一些喘息的空间,可以扩大利润并投资研发。低成本电动车将成为西方电动车市场面向大众化的关键,而保持较低的利润空间有利于西方电动车厂商提升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外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着战略决策的关键时刻。适应中国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并与国内创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能会成为确保其在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