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长时储能技术 返回

2023年抽水蓄能行业印象最深是哪些事儿?

作者:陈泓宇 来源:大国科技学苑 发布时间:2024-02-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个行业的现代化,首先是思想的现代化,然后是制度的现代化,最后才是器物的现代化。春节即将来临,2023年抽水蓄能行业印象最深是哪些事儿?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个性,身处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我个人经历水平有限,脑海里涌现了以下事儿: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48座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两部制电价政策落地实施;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抽水蓄能发展需求论证,印发抽水蓄能纳规技术要求,制定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范新增纳规程序。

  发改委633文发布,以6.5%收益率核定容量电价。但是这个政策毋庸置疑是为了加快行业发展的临时性政策。在未来经济下行背景下,各省对电价敏感性更高,因此严格输配电价和抽蓄容量电价核算也就是必然趋势:

  投资主体增多,对于项目的推进有了很多新特点。在前期入规及核准阶段属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进入到招标设计阶段后,各大投资主体结合以往集团本身的项目经验,陆续出现了除国网、南网、三峡等传统业主以外的工作思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玩法逐渐增多,但多少都有那三家的影子,有待相互总结经验或形成行业通用模板;

  标准化形成共识,无论设计、厂家、业主、施工单位等都一致在这方面努力。推广抽蓄标准化、减少个性化是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抽蓄业务政策、满足抽蓄设计工作快速高频产出需求的必由之路。目前要实现抽蓄标准化,需要业主、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维等单位共同研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建立抽蓄项目从前期预可、可研等技术研究到生产制造、安装和调试,一直到后期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理念,对固定机型的设计和设备布置形成行业共识(例如地下厂房三大洞室布置,机坑外辅助设备方位,主中引出线方位,桥机高度,副厂房布置,机盘电气柜位置等),各主机厂也减少个性化设计,统一机组自身设计习惯,才能形成抽蓄标准化。从项目预可研阶段,到交流阶段,到投标阶段,到设计阶段,标准化核心就是把持住简单而重复的幸福,简单重复是表象目标 背后是全局思维!

  行业内相继讨论了一些关注的主要议题,如抽蓄设计最大扬程与最小水头的比值、过机含沙量的要求、机组单机容量及关键参数研究等,这是工程前期方案多专业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些探讨对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给出了基本工作方向。

  核准的数量破纪录,50个抽水蓄能项目获得核准。主机招标多,2023年共20个电站定标。

  文登、永泰、天池等抽水蓄能电站完成全容量投产,厦门、阜康、蟠龙、清原等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西南、西北地区实现在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零的突破。2023年是443是国内抽水蓄能机组最多组合机组,即400米段水头、428.6转速、和300MW单机容量,在这个443组合,无论转轮与导叶采用9+20、还是9+22,或者5+5+16组合,并且有些抽发比超过了1.2,还是发电机的四分支,都取得不错成绩,性能优秀,除非水头变幅进一步变大。

  对工期的理解,脑子里闪过了小型TBM提高进度、梅蓄最快特别机电安装调试速度、(但也有N个项目都与原计划有所滞后)这些关键词。对于任何项目而言,由于未来接近“卖方市场”,产能有待考验,控制好主机招标和供货进度及后续技术服务能力,对于保证工期至关重要。长斜井开挖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洛宁首创将引水上斜井、中平洞和下斜井优化成一级斜井方案,开创了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建井的新模式。

  各种特色抽蓄项目上马,也是机组单机容量、转速、水头变化最多的一年,其中转速从142至500转、从定速到变速,单机容量从150至400全覆盖。全球海拔最高的抽蓄电站道孚抽蓄为抽蓄装备制造科研攻关提出了新的挑战、机遇。两河口超宽水头变幅,最大扬程与最小水头的比值(K 值)约为1.53。魏家冲低水头、大水头变幅、中小型抽蓄机组的代表。

  民企进入抽水蓄能主机设备市场,浙富中标松阳开启了抽水蓄能领域的新征程。

  可变速机组拉开自主化序幕,肇庆300MW级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备”是国家能源局公布的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中洞电站的400MW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技术难度再创新高。丰宁首批进大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并网。

  自主可控产业链完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梅州抽水蓄能电站成套开关设备的国产化应用,并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产品鉴定,补齐了抽水蓄能机组主机设备全国产化的最后一块短板,对保障抽水蓄能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关键字:抽水蓄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