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特强寒潮来袭,电动车“趴窝”何解

作者:蔡译萱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4-02-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月16日起,受寒潮和暖气团交锋影响,我国多地急剧降温,出现多重极端天气。气温骤降给部分地区的新能源车主带来困扰。

  2023年,电池健康和数据公司Recurrent收集了1万辆电动汽车的数据,分析寒冷天气对续航里程的影响。该调查考虑了气候、地形和驾驶模式等变量,发现这些汽车冬季的平均续航里程为正常续航里程的70.3%。

  新能源车冬季表现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是低温下电池性能下降,续航能力降低。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主要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它们最合适的工作温度为20—25℃,通常温度一旦降到10℃左右,就会对电池续航产生影响。当气温低至-30℃时,锂电池几乎都会失去正常充放电的能力,这时电池并不是没电,而是有电却无法正常释放。

  低温还会影响电机和电控系统效率,进一步降低续航能力。电解液可能会在零度以下环境凝固,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或形成锂枝晶刺破隔膜,引发故障。

  其次,低温下充电桩也会“失灵”。寒冷天气可能会冻结充电桩的电缆和其他关键组件,影响电子组件的效率和性能,导致新能源车充电缓慢或无法充电。因此,在低温环境充电时,电动车需要先对电池进行预热,而非直接充电。这时充电桩会给电池内部加热板供电,达到电池充电所需温度时,才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不过如此一来,充电速度变慢还额外增加了电费支出,充电体验大打折扣。

  此外,温控和供热系统最耗电,冬天要开空调、除霜雪,行驶冰雪路面需要更多动力等都会增加电量消耗。

  目前,全球范围内很多电池企业和车企都对电池做了改造,2023年宁德时代革新了其电解液技术,称新技术可在零下20°C,将充电效率提高50%。一些车企如极星、特斯拉等正在为新款车型配备高效热泵,但这些措施依然无法完全消除低温影响。

  北欧国家挪威冬季严寒,自2023年12月以来,奥斯陆每天约有140辆电动公交车受低温影响“趴窝”,没“趴窝”的电车也缩短了续航里程。公交公司计划增加充电频次解决这一问题。2024年1月,美国北部多地受北极气旋影响气温骤降,大量特斯拉电车无法正常工作,公共充电桩前停满了等待充电的电车,但许多车辆由于电量耗尽,充电系统无法工作,充不上电只能被拖走。

  为避免“趴窝”,车主们各有奇招。例如,在气候较为寒冷的地区尽可能室内充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装家用充电桩;提前在应用程序上给电动汽车预热;调低车内温度等,也有部分车主选择在换电站换电。

  此外,车主也要了解自家电车特性,如冬季电动车续航里程会衰减多少,爬坡或开暖风损耗多少电量。在长距离出行前,需要提前合理规划路线,标好沿途的充电站、知道多远会有充电站等。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