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越来越“贵”的电力系统加速到来

作者:姜黎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4-02-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24年2月15日,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The 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FERC)批准了极寒天气下的新电力可靠性标准,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安排轮流停电时,不可切断关键天然气设施的电源,并细化了电力平衡相关机构在极寒天气下的保供责任等。

刚刚过去的2023年,先打破同期高温纪录,再突然暴雪纷飞打破同期低温纪录的事情,中国最起码经历了两次。据了解,近年来由于极端天气增加,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应急事件数量曾在一年内增加了1000多次。

天气之外,能源转型的持续深入,使得多年前业界展望的“产消者”(pro-sumer)成为现实,可再生能源在消费侧的普及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新挑战。相关报道显示,在澳大利亚,2023年12月31日下午,南澳大利亚州屋顶光伏发电量超过了州电力系统的总需求,南澳州电网成为全球首个出现“负需求”的吉瓦规模电网。2023年起,河南、山东、黑龙江等国内多地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接近饱和。

变化正在加速。

变化背后的电力系统成本上涨压力以及配电网的可再生能源“浓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0年5—7月,为应对电网惯性水平持续下降以及电压稳定性等问题,英国系统运营商采购了大量辅助服务,成本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2亿英镑。国内大部分省份的调峰价格在平均上网电价之上,部分达到度电0.8-1元的水平,这意味着消纳度电上网电价为0.3元左右的新能源电量,要产生近1块钱的调峰成本。

2024年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4〕196号)(下称《通知》),规定调峰和备用等服务的价格上限原则上分别不高于当地平价新能源上网电价和电能量市场价格上限。业界有观点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是在调节系统成本的上涨速度,也为可再生能源新的消纳政策“铺路”。

与此同时,《通知》还明确了费用传导的方式,电力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的地区,原则上不向用户侧疏导辅助服务费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符合要求的调频、备用辅助服务费用,原则上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分担比例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以此保障终端电价的稳定。

为了应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爆发式增长,增强分布式电源的可控性和响应能力是国内外通用的思路。澳大利亚首次将低压穿越并网要求纳入了对分布式逆变器的考核;河南通过安装远程控制开关实现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可控,便于电网调节;广东茂名则尝试将光伏发电直流汇聚后集中逆变并网并采取台区互济等多种方式减轻消纳压力。

面对变化,越来越“贵”的电力系统正在加快脚步到来,制定新的管理标准,出台稳健而又不失弹性的价格政策越发迫切。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