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新能源发展需重视环境污染新问题

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03-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发展新能源对于实现碳中和非常关键,但也要防范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猛,极大提升了对锂资源的需求。江桂斌表示,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锂矿开采、冶炼、产品制造、废弃电池回收等环节容易发生锂污染风险。而目前我国有关锂的环境赋存数据十分缺乏,对环境浓度剂量下锂离子暴露和慢性效应缺乏深入研究,锂污染风险待破题。

  “根据我们对江西锂冶炼工业区的调研,锦江河水中锂浓度从上游背景值每升1微克急剧增加到下游每升100微克以上,表明我国区域性锂污染问题已经显现。”江桂斌说。

  他表示,近期相关研究发现,环境相关浓度的锂离子不仅会影响植物、浮游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过量锂暴露也可引起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紊乱,甚至可能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而目前主流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态锂离子的去除率低于20%,处理能力非常有限。一些特定区域,如锂工业区及周边人群可能面临较高的锂暴露风险。

  对此,江桂斌建议,开展专项研究工作,摸清全国重点区域锂污染的基本状况;加强相关基础研究,评估锂污染的生态环境风险;严格源头管控,加强关键污染源的锂排放控制。例如,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和排放标准,加快建立废旧锂电池回收体系,减少关键污染源的无序排放。对采矿、冶炼和废旧锂电池处置等过程涉及的废水废渣排放进行监测监管,明确污染处置的责任主体,出台有关锂污染防治技术开发的扶持政策,做好废水废渣处理处置和自来水净化技术储备。

  江桂斌指出,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但随着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转型进入深水区,在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同时,要做好可再生能源用地规模和性质研究。从全生命周期分析,光伏发电并非零碳排放、零污染,存在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需合理有序开发,积极防范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