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发展电动汽车:还需为消费者考虑更多一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4-08-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六大项25条措施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力度空前,含金量很高,赢得业界一致叫好。笔者也因此颇为兴奋,似乎感觉到换开纯电动车或者插电式混动车的时代很快就要到了。但是,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冷静地思考一下,觉得未知的障碍可能还不少。所以,笔者建议,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政策,还需要多为普通消费者考虑,多想想他们的难处和忧虑。如此,政策才会更接地气,对市场的激活作用才会更大一些。

针对充电设施缺乏的问题,《意见》特别提出要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将其纳入城市规划,并完善充电设施用地和用电政策,鼓励公共单位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这种统筹考虑无疑是正确的,但在一般老百姓看来,还不够贴近实际。

笔者觉得,国家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尽快制定和出台充电设施标准,或者说是尽快统一充电标准。如此这般,充电设施制造企业和汽车制造厂家才能有章可循。7月8日,中国和德国政府达成了未来两国统一电动车充电标准的协议。笔者希望这个国际标准早日确定并颁布实施。在此之前,如果消费者买了电动车,以后充电设施标准变了,这辆车岂不是成了特制车?可能以后出台的中德国际标准对现在的中国标准具有兼容性,但是这并不确定。至少目前,有关兼容性的问题,权威机构还没有做出说明和承诺。因此,消费者萌生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中德标准不先行、不确定,研制充电设施的企业也会因为害怕造成巨大投资浪费而坐等观望。

充电方便了,在国家补贴之下,车价也与传统汽油车相差无几,消费者紧跟着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用车成本会显著减少吗?”《意见》发布后,权威人士说,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就是要让企业尝到甜头,比如商业场所可将充电费、服务费与停车收费结合起来给予优惠,允许有一定收益。笔者推想,如果是政府全额拨款、企业建设,充电电价兴许涨得还慢一点,假如由社会自由资本投资兴建充电设施,在收回投资的压力下,电价难保不像爬楼梯一样快速上涨,新能源车的用车成本优势很快就会丧失。充电电价“爬楼梯”的时候就是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阶段。充电费用会不会像笔者所在的居民小区的停车管理费那样成倍地往上涨呢?在这个问题还没有明晰和确定之前,消费者是不会贸然行动的。

所以,对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使用新能源汽车做出新购和更换公务用车的比例要求,是真正切实可行的举措。而目前的用车条件对老百姓来说,尚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只不过《意见》让大家看得比以前清楚了一些。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不是已有人买了电动车吗?不是用得好好的吗?笔者以为,这还是试验阶段,那些车主就像屋里的鲜花一样得到特殊的照顾,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历史已经证明,汽车是一块唐僧肉,只要市场高速增长,方方面面的势力都会打破脑袋、一窝蜂地挤进来抢肉吃。现在,谁敢打包票说,将来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时候,不会飞出一群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幺蛾子?像居民小区入户宽带,逐级发包、逐级截流,到了居民家中,有的网速与拨号上网相差无几了,而居民“享受”的却是“宽带”价格。在设计政策时,尤其需要吸取这样的教训。

这就需要国家以激发和保持一般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车的热情为原点、出发点和核心,既要做好顶层政策设计,也要尽力做好方方面面的服务细节设计,尤其是要尽最大努力做到充电就像加油一样,不仅方便、无障碍,而且价格几乎一致。

另外,纯电动车要尽快延长续驶里程、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并快速降低售价。惟有为一般消费者考虑到位、多方努力到位,新能源车的推广普及才能步入快车道。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电池 充换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