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储云街”,广州白云区新建了这样一个地名。让我们去看看广州这回要创新啥。
记者来到储云街发现,用产业来命名街道,广州白云区也是第一次。这里集聚了新型储能领域的上下游企业,还是我国新型储能领域,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这里正在建设一个占地200亩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为的就是要把从实验室到制造再到市场的新型储能产业链“链”起来。

在创新基地里,在建一个220千伏的变电站,锂离子、压缩空气等各种新型储能的测试都会在变电站的支撑下完成。以前测试数据是实验室跑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场景,但每天什么时候需要充(电),什么时候需要放(电),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现在通过跑这种真实的数据,打通了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这个创新中心覆盖了全国85%的重点实验平台,集聚了10位院士、专家,正在开展包括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氢储能等五大领域的储能关键技术攻关,其中已有4项技术全球领先。
储能,就像是“充电宝”,把风、光等新能源富余的发电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放电。新型储能就是用包括锂离子电池、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来实现能量的储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新型储能写入其中,为“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假如新型储能的利用能将吸收和利用风电和光伏的能力提高1%,那么全国就会有上百亿度的新能源电供给人们来使用,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