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3月18日,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最终通过了《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 ),该法案将在欧洲建立一个法律框架,确保关键原材料的安全和可持续供应,这也是该法案决策程序的最后一步。
《关键原材料法案》为欧盟关键原材料开采项目的许可程序引入了明确的截止日期,允许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将某个项目认定为战略性项目,该法案要求进行供应链风险评估,并要求成员国制定国家勘探计划,通过具有雄心的开采、加工、回收和进口等来源多样化基准,从而确保欧盟获得关键和战略性原材料。
最终通过的法案文本确定了两份材料清单(包括34 种关键材料和 17 种战略级材料),这些材料对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以及国防和航天工业至关重要。《关键原材料法案》为欧盟每年的原材料消耗量确定了三个基准:10% 来自本地开采;40% 在欧盟加工;25% 来自回收材料。另外,根据法案提案,欧盟在任何相关加工阶段对每种战略原材料的年需求量中,来自单一第三国的比例不得超过 65%。
此外,为促进战略项目的发展,欧盟成员国将在相关行政级别和关键原材料价值链的相关阶段建立单一联络点。
法案规定,原材料开采项目将在最长 27 个月内获得许可证,而回收和加工项目应在 15 个月内获得许可证,但也有少数例外情况,目的是确保与受项目影响的当地社区进行有意义的接触,并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估。
另外,生产战略技术的大型公司(如电池、氢能或可再生能源生产商)将对其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薄弱环节。
目前,该法案还需欧盟27个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批准。条例经欧洲议会议长和理事会主席签署后,将在《欧洲联盟公报》上公布,并在公布后的第 20 天生效。
《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由欧盟委员会在2023年3月发布,该法案将批准锂和镍等关键矿产的国内供应目标,以减少对第三国的依赖,确保欧盟能够获得安全、多样化、负担得起和可持续的关键原材料供应。
这是欧盟为实现关键原材料可持续供应而提出的立法举措。欧盟表示,为了实现气候和数字化目标,在欧洲采购、加工和回收关键原材料以及确保供应链安全是未来面临的挑战。锂、钴和镍用于生产电池;镓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硼原料用于风能技术;钛和钨用于太空和国防领域。
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欧盟旨在确保欧洲工业关键原材料的安全和可持续供应,并大幅降低欧盟对从单一国家供应商进口的依赖。
《关键原材料法案》被认为是建立欧盟能力和加强其关键原材料供应链韧性的基础。它包括两大措施:加强欧盟内部的供应链;加强国际参与,发展与第三国的互利伙伴关系。
在《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中,欧盟提出了四大支柱:
1、确定明确的优先行动事项:该法案确定了一份关键原材料清单和一份对绿色和数字转型技术以及国防和太空至关重要的战略原材料清单。该法案还设定了到 2030 年战略原材料供应链上的欧盟内部能力的几个基准:开采能力占欧盟年需求量的10%(即10%的原材料来自欧盟内部);加工能力占 40%;回收能力占 15%。欧盟在任何相关加工阶段对每种战略原材料的年需求量中,来自单一第三国的比例不得超过 65%。
2、建设欧洲的能力:法案提出欧盟必须加强其原材料价值链,从采矿到提炼、加工和回收。这将需要发展欧盟内的勘探能力、更简化和更可预测的许可程序,以及改善融资渠道。
3、投资于研究、创新和技能:欧盟将加强关键原材料领域突破性技术的吸收和应用。建立大规模的关键原材料技能伙伴关系和原材料研究机构,将促进关键原材料供应链劳动力的相关技能发展。
4、促进更可持续的循环型关键原材料经济:法案提出必须促进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建立一个强大的二级市场。为做到这一点,必须鼓励从开采废料工厂中回收关键原材料,并加大力度减轻对劳工在权利、人权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此外,提高欧盟市场上关键原材料可持续性的认证计划也必须得到认可。
欧盟也强调了原材料和国际参与的重要性。欧盟严重依赖从第三国进口关键原材料。这种依赖性,加上向数字和绿色经济转变带来的全球需求增长,使得欧盟自身供应链变得更为脆弱。
全球63%钴来自刚果,欧盟97%的镁由中国供应,100%的永磁体用稀土在中国提炼,欧盟98%的硼酸盐来自土耳其。
欧盟认为国际贸易对于支持全球生产和确保关键原材料供应的多样化至关重要。欧盟将寻求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欧盟将进一步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促进欧盟自身原材料供应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