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动态眼光看待光伏产业波动

作者:苏南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4-04-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去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的情况下,我国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明显,行业面临严峻的供需形势。伴随产能大幅提升与供应量增加,部分企业出现恐慌性降价。围绕光伏行业今年发展趋势,《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

中国能源报:光伏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后,目前已进入调整期。在您看来,光伏产业链是否会延续去年的高增长态势?

刘译阳:从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来看,去年第四季度的利润环比去年第三季度有所下降,有的甚至出现亏损。与前两年相比,全行业亏损企业的数量增加了5家。这表明整个行业正处于一个下行周期,价格的大幅下跌是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一个因素。

从第四季度利润分化可以看出,当行业态势总体很好的时候,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当行业呈现较大波动时,就体现出企业的含金量和运营管理水平,光伏行业现在呈现加速出清的态势。去年底,光伏产品价格较年初下降超过70%,大幅价格下跌对企业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那些没有足够成本优势或运营效率的企业。如果说去年光伏市场主题是变化多端,今年市场的主题就是分化,优质企业会彰显出运营亮色。

中国能源报:在您看来,光伏产业去年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刘译阳:“衰退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适用现在的光伏产业,企业体量增大使得洗牌影响更加显著。供给大幅增加导致价格下降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由于对未来规划产能的恐慌性降价,也导致产业链上的价格波动。近期,由于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有可能导致一些规划中的产能不能落地。随着产品价格企稳,价格会小幅回调。

中国能源报:您觉得今年产业会加速洗牌吗?

刘译阳:在周期性的行业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荣后,往往会经历一个洗牌期,这是行业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光伏产业,必然会形成行业大洗牌。适当洗牌对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及繁荣是有利的,但应注意不要让调整过于剧烈。

中国能源报:洗牌的根本原因是产业过剩吗?

刘译阳:根源在产业阶段性周期调整,光伏产业还远未达到天花板。中国的光伏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是静态的供需关系。供求关系的变化是正常的,如果仅仅因为去年的光伏产业供大于求就说过剩,明年可能会出现短缺。因此,要想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要通过市场调节来避免产能过剩或短缺的问题。

中国能源报:在光伏阶段性调整中,主管部门扮演着什么角色?

刘译阳: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主管部门需要确保市场的有效运作,并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比如制定实施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鼓励绿电发展、消纳能力提升和分布式能源发展。另外,主管部门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有助于建立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并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方向。

主管部门还需要监管地方政府的行为,避免盲目招商引资导致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投资可能不会充分考虑到经济规律和风险,导致市场非理性波动,需要主管部门规范其招商引资行为,确保投资决策是基于市场逻辑和风险考量的。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协调,帮助行业克服周期性波动带来的挑战。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