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35亿元锂电项目“暂缓”,洗牌加剧仍难挡跨界步伐

作者:云霓 来源:CBEA电池中国 发布时间:2024-04-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距离宣布将斥资35亿元投建年产8.9GWh储能锂电池项目过去整整一年时间,黑芝麻日前表示将“暂缓”该项目建设。有业内人士道出其中原委:其跨界储能之路并不顺畅。

  对此,黑芝麻解释称“2023年下半年起,新能源电池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不敢冒进推进,暂缓项目建设,等待最佳实施机会”。这与一年前其宣布进军储能产业时所宣称的“当前正是储能产业的发展良机”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同样看好储能赛道,且近期在新型储能领域发展势头正劲的协鑫能科眼中,储能市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协鑫能科近日宣布终止其“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转而将超10亿元资金用于光伏、储能项目建设。

  协鑫能科日前表示,公司目前有13个电网侧储能项目在建,且首批并网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并网规模将超1GWh。此外,其被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新型储能项目已超过2GWh,有11个项目列入2024年江苏省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方案,将于7月15日前建成并网。

  几家欢喜几家愁。近两年,在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之下,被视为“黄金赛道”的储能产业每天都处于“迎来送往”之中。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储能产业超过12万家企业入局。由此带来最直接的后果是供需矛盾凸显,机构数据显示,当前储能型锂电池产能平均利用率仅为50%左右,2023年新增的储能电池产能超1TWh,扩张速度已远超市场需求。

  而今年以来,又有多家企业“逆风”入局。以光学龙头企业欧菲光为例,今年3月,欧菲光于内蒙古投资成立储能公司——中航储能(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电池零配件生产、储能技术服务等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内蒙古中航融合电池工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5%,其曾用名为内蒙古电投储能设备有限公司,为国家电投下属企业。也就是说,该公司是国内光学巨头和“国家队”合作成立的企业。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储能之路上,欧菲光将有“专业”的领路人,精密制造的底蕴与国企优势相结合,欧菲光或将拥有比其他跨界者更显著的优势。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包括宝钢股份、富士康、运达股份、开勒股份等多家名企相继入局储能。

  只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下的储能市场“卷”字当头,产品同质化严重,洗牌加剧,不少企业“来去匆匆”,跨界入局的企业若想立足,还需具备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实力支撑。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