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 返回

“虚拟电厂”助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作者:李景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4-01-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走进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蜿蜒山路上,绿色的新能源公交平稳行驶;阳光照耀下,企业屋顶光伏阵列正闪烁着深蓝色光芒;绍兴龙昕储能电站的45个白色集装箱,整齐排列在220千伏展望变电站一侧……这是龙昕储能电站一期工程在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投运后,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县乡经济发展的场景。

  “项目是浙江‘十四五’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以及绍兴最大的储能电站,建设历时4个月。”电站负责人蒋大龙介绍,项目可实现一次充电20万千瓦时,如按100兆瓦最大功率放电可连续放电2小时。以每天1充1放测算,每年可累计放电73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5万吨。

  “双碳”目标下,利好政策催生了万亿元级储能市场。2023年4月,上虞金凤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期新型复合储能及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运,有效消纳企业屋顶25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园区内形成源网荷储(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一体化应用格局。上虞的闰土热电30兆瓦/60兆瓦时储能项目正有序推进,绿建综能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也被增补列入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

  储能产业蓬勃发展给国网绍兴市上虞区供电公司带来了新机遇:把这些分散的储能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等资源集中起来,让电网统一支配,“虚拟电厂”应运而生。“这里汇聚了上虞近百家企业光伏、储能等资源,通过统一调控,不仅有效改善了分布式电源消纳难的问题,还能够帮助用户实现多余电能上网交易。”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主任王建军正监测着“虚拟电厂”运行的实时数据。他介绍,“虚拟电厂”相当于资源“支配者”,可以在用电高峰期通过技术手段对储能等分布式电源进行调节,多余的电量用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从而缓解电网压力。

  目前,依托新能源与储能先发优势,上虞区已初步建成了源网荷储互动综合示范区,还探索出了“储能+无感响应”电力保供新模式。

  经过1个月左右的调试,上虞卧龙电气驱动集团的2兆瓦/4兆瓦时储能项目正式接入无感响应负荷调控平台,最大可调节负荷约为2000千瓦,卧龙储能电站接入无感响应平台后,晚上利用低谷电价充电,并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放电。

  国网绍兴市上虞区供电公司供用电管理部主任梁军介绍,无感响应平台可结合电力缺口大小和可调能力,按照“无感优先、轻感有序”的原则自动生成响应策略。同时,通过储能充放电的形式对负荷资源进行有序调节,促进电力供需平衡,实现负荷资源高效利用。下一步,公司还将以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强能源的时空互济能力,支撑企业提质增效。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