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目前,我国省间现货市场已连续运行接近两年,21个省级现货市场已开展试运行,在提升全网保供能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获得各方高度评价。
自去年进入“现货时代”以来,辽宁电力市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持续完善体系建设和功能推进,并于10月中旬成功实现辽宁电力现货市场首次长周期试运行,在东北区域率先实现长周期模拟、调电和结算三个阶段的实用化验证,市场建设进度积极稳妥推进,为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发展贡献“辽宁经验”。
2023年9月11日至10月10日,我院支撑省公司实现辽宁电力现货市场首次长周期试运行,辽宁电网风光火核各类型电源(超过90%装机容量)及全部市场化用户(超过70%年用电量)共同参与,在国内创新开展了电力现货市场“多场景、多阶段”耦合试运行,科学设计了“现货+调峰”两个场景,首次实现了省内调峰与现货市场融合运行,统筹完成了模拟、调电和结算的实用化验证。
9月26日至27日现货与调峰融合试运行期间,跨省调峰消纳需求日均78个时段(19.5小时),有效调峰融合达到68个时段(17小时),跨省调峰日均支援电量3200万千瓦时,最大支援电力达到412万千瓦,助力北部两省一区新能源全额消纳。整个长周期试运行期间,电网运行安全稳定、市场运营平稳有序,为后续转入正式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我院支撑省公司对长周期试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演练。
一是检验现货市场全流程体系,验证市场规则设计、运营参数设置和市场费用结算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二是有序演练市场信息披露、申报、竞价、出清、执行等关键环节,切实检验市场运营机构连续开展交易组织、出清计算、应急处置等市场运营保障能力;
三是验证现货与东北调峰融合方案,检验多级市场融合效果,通过信息发布、数据传输、调电执行、账单计算等工作检验衔接成效;
四是及时梳理总结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及解决方案,为后续市场转入连续试运行积累宝贵经验。
未来,现货市场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调度机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需要,在各方主体凝心聚力、协同推动下,辽宁现货市场建设进度将大幅向前迈进。下一步,国网辽宁电科院将进一步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要求,为省政府和省公司提供全方位、多维度、高质量的技术保障,准确评估连续试运行情况,深度总结试运行经验,及时解决市场运行暴露出的问题,稳步支撑辽宁现货市场进入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尽快推动转入连续正式运行,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贡献“辽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