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紫原报道:冀北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的《关于冀北地区市场化用户峰谷时段调整有关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明确,所有参与过市场化交易的用户,均不再执行目录电价,自今年6月抄表周期起,市场化交易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全部用电量按照市场化交易峰谷时段执行。
《说明》指出,进入分时段正式结算后,其中参加批发市场的直接交易用户按全电量进行偏差结算,由售电公司代理购电的用户按照保底价格进行结算。电网企业与电力用户交易的保底价格在该电力用户缴纳输配电价基础上,按照目录电价的1.2倍执行。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上述《说明》除了调整目录电价或为峰谷时段外,重点还在于偏差考核。文件提到所有参与过市场交易的用户,都会被纳入偏差考核体系,无论是自行交易还是委托售电公司。对于以前参与过但现在不参与交易的用户,偏差考核就是全部电量,即用户只要参与过交易,就不得不继续参与,除非销户重来。“换言之,市场宽进严出甚至无法退出,虽然这个思路符合市场设计,但目前用户是否能承受,还需要实践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