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新规发布,容量交易引关注
5月14日中午,国家发改委2024年第20令宣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下称《基本规则》)已经于4月18日第11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18余年来中国首次对该规则进行修订,原文件为2005年10月颁布的《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10号)。
“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对修订第10号令提出了迫切要求。”
《基本规则》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门规章,是正在组织编制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中的“1”,可以理解为是电力市场的基本法或宪法,它将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制修订的一系列电力市场基本规则等规范性文件提供依据。
相比2005年的原文件,最显著的变化是电力市场交易类型中新增了“容量交易”。《基本规则》的第十三条是这样描述:“容量交易的标的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由发电机组、储能等提供的能够可靠支撑最大负荷的出力能力。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逐步推动建立市场化的容量成本回收机制,探索通过容量补偿、容量市场等方式,引导经营主体合理投资,保障电力系统长期容量充裕。”
容量交易的通俗理解
想象一下,电力系统就像一个大型的餐厅,而容量交易就像是提前订好一定数量的座位。在这个餐厅里,发电机组和储能设施就像是服务员,他们需要保证在最忙的时候(比如晚餐高峰时段)有足够的座位(电力容量)来满足所有顾客(电力需求)的需求。
容量交易的核心是,餐厅(电力市场)提前和服务员(发电和储能设施)达成协议,不管实际来了多少顾客,只要服务员保证了足够的座位与服务,餐厅的老板就会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在非高峰时段,服务员也有足够的动力去准备足够的座位,以应对可能的高峰时段。
打一个形象的比方
再比如,电力系统是一个大型的体育赛事,容量交易就像是提前购买的门票。这些门票代表了在比赛当天,观众(电力需求)能够找到座位(电力容量)的保证。即使比赛当天没有满座,体育场(电力市场)也会根据提前卖出的门票数量,向售票方(发电机组和储能设施)支付费用。这样做确保了体育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观众提供足够的座位,即使在观众人数较少的日子。
容量交易的意义分析
通过容量交易,电力市场可以确保在需求高峰时有足够的发电和储能能力来满足需求,避免电力短缺;同时为发电机组和储能设施提供了一种经济激励,鼓励它们进行必要的投资,以增加或维持其发电和储能容量。对于投资方而言,容量交易允许电力市场参与者分散风险,因为他们可以提前通过交易锁定收益,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实际发电量或需求。
对于发电和储能设施来说,容量交易提供了一种成本回收机制,尤其是在那些投资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的项目中。容量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了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整个电力市场的效率的同时,有助于电力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容量交易的价格可以作为市场信号,反映电力容量的稀缺程度,指导未来的投资和建设。它也为新型储能技术和其他创新技术提供了市场机会,有助于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容量交易,电力市场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资源配置,同时为发电和储能设施提供稳定的收益来源,保障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期待已久的储能的系统价值
《基本规则》的表述很明确,容量交易只针对“发电机组与储能”,而且要求“可靠支撑最大负荷的出力能力”,这意味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顶层设计确认将进行容量市场等建设,为新型储能和发电企业提供一定成本回收空间。
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容量电价政策的出台具有电价改革的里程碑意义。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就是对煤电机组的容量电费的“座机费”,目前各省的价格已经确定,见下表。
针对储能机组容量交易的引入对储能电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利好,可以为其带来额外的收入来源。以下是容量交易对储能电站可能带来的一些额外收入预期。通过容量交易,储能电站可以按照其提供的可靠出力能力(即容量)获得固定的收益,这与实际发电量无关,类似于一种保障性收入。容量交易可以帮助储能电站更快地回收其建设和安装成本,因为它们可以根据其容量获得额外的补偿。
未来,储能电站的投资,有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在峰谷电价差会越来越大的趋势下,储能的投资,能否迎来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