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当新能源车与电网玩起“跨界合作”,这场不同寻常的碰撞能激发出怎样的火花呢?一直被动依赖电网进行充电的新能源车是否也能“反向放电”为电网稳定注入活力?
5月15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开展车网互动(V2G)深圳地区规模化示范应用活动,宝安区副区长张东雁,区发改局、工信局、供电局等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以及20名蔚来汽车车主来到现场,共同感受在绿色出行的浪潮中,车网互动这一创新模式在宝安的生动实践。
此次示范应用活动以多种模式应用、多元场景覆盖、多方市场参与为特色亮点在宝安、龙华、光明等地同步开展。
何为车网互动?
“车”指的是电动汽车,“网”指的是电网,即电动汽车通过充放电装置与供电系统相连,在电网用电负荷低谷时充电,负荷高峰时向电网放电,从而将电动汽车变为电网的“移动充电宝”,增强电网的调峰能力。简单来说,电动汽车不仅是从电网获得能量的“受益者”,更因其拥有海量的充放电资源,也成为配合电网有序充电甚至反向送电的“施益者”。
活动中,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向南网电动公司的“顺易充”平台发布电网需求信号,一个个V2G充电桩前,参与规模化车网互动的车主为大家展示了“反向放电”,操作过程简单,当天还享受了放电优惠,收益约为4元/度,降低汽车用电成本,对电网而言也起到一个削峰填谷的效果。“我买新能源车的时候,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它能‘吐电’帮助电网减负,现在技术发展真是颠覆想象。”车主张女士表示。
据电网工作人员介绍,电动汽车“反向放电”给电网,10辆、20辆或许不能形成聚沙成塔效应,但成千上万辆车一起时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时候的电动汽车就像一个个小储能站。
区发展改革局能源和绿色发展科相关负责人则表示,随着车网互动的深入推进,将促进车、桩、电网等各环节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统计,本次示范应用为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应用实践,全市1473辆新能源汽车分别通过“有序充放电”响应电网削峰需求,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双向奔赴”。此次活动历经1个小时共涉及深圳地区500座充电站、1.5万支充电桩、削峰规模达4389度、相当于548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随后,大家共同参观了车网互动示范应用活动现场,根据展板内容和演示大屏相关情况,了解宝安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截至2023年,宝安区拥有新能源规上企业532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其中,新能源龙头企业欣旺达,形成了从电芯到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全链条系统,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
此外,宝安区拥有多家光伏龙头企业,2021年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进入全球逆变器供应商前列;格林美在电池模组、电池正极材料等环节拥有强大竞争力;英飞源的充电桩模块以35%的市占率稳居全国第一,一季度独揽深圳市105座超充站建设任务(全市共300座);吉阳智能凭借锂离子电池高速复合叠片机入选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2023年,宝安区出台了《宝安区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宝安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了构建“4+1”新能源产业体系的工作目标,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创新能力、开展示范应用、加强产业合作。
截至4月底,宝安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保有量达6.3万个、累计建成60座超充站和3座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已形成完善且高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其中,已建成的77条具备V2G功能充电枪,覆盖公园、工业园区等场景,市民可更加便捷地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缓解电网压力和降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