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为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提出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零散土地,推动构建“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风电开发利用新格局。这意味着提及多年的风电正式“下乡”了。
我国农村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零散土地,因地制宜推动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过去三年,我国分布式光伏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在“整县推进”等政策的刺激下,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增速迅速超过集中式光伏。然而与分布式光伏相比,乡村风电目前仍存在诸多难点、痛点。与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载体为建筑物屋顶不同,乡村分散式风电项目在乡村空地建设,对土地的占用要考虑到更多生态环保领域的建设要求。其次,分布式光伏近年来发展迅速,将乡村区域配电网空间基本占满,乡村风电如何消纳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不同于常规风电项目开发,该行动不仅是能源生产活动,更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需要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风电投资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上下联动、分工协作。
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有序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要以各地农村风能资源和零散空闲土地资源为基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电网承载力和生产运行安全,宜建则建,试点先行。可先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开展试点,条件成熟一个再实施一个,坚决杜绝一哄而上。在实施过程中决不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做到“不与粮争地”“不违背村民利益”“不触碰环保红线”。
二是要坚持村企合作、惠民利民。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以村为单位,以村企合作为主要形式,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风电投资建设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机制,充分调动村集体和投资企业双方积极性。
三是要加快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我国农村地区处于网架末端,电网现有接入条件相对较差,用电负荷普遍较小。“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要开拓思路,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降低农村产业用能成本,使驭风行动生产的绿色电力以更直接的方式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建设。风电企业也应加强风电节地技术模式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和效率。
四是要坚持生态优先、融合发展。崇山峻岭间的风电设施,也可以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比如在云南省开远市的东部山脊地带,苗族的“花杆”和彝族的“火把”等特色人文元素融入风机彩绘设计,打造了集风车、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路线,就吸引了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打卡。
我们期盼着更多绿色风电“吹”向广袤乡村,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