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普华永道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展望》报告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4-05-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北京,2024年5月20日——普华永道于今日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展望》报告。随着电动汽车日益普及,催生了欧洲和中国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报告预计,到2035年欧洲和中国将需要超过1.5亿个充电桩和约5.4万个换电站。

报告显示,轻型车与中重型车长期电动化目标清晰。到2035年,欧洲和中国6吨以下轻型电动车的保有量将达到36-49%,欧洲和中国6吨以上中重型电动车的保有量将达到22%~26%。在欧洲,电动轻型车和电动中重型车的新车销量渗透率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5年将分别达到96%和62%。在中国,受到双碳目标的推动,到2035年,电动轻型车和电动中重型车的新车销量渗透率预计将分别达到78%和4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的应用场景相较欧洲更为清晰。通常情况下,中国的轻型插混车型的电池容量更大,这意味着充电需求相较欧洲更为显著。到2035年,中国整体汽车保有量增长预计将高于欧洲。

普华永道全球汽车行业首席合伙人哈罗德·伟默表示:“目前,欧洲市场主要由中等价位的B级和C级乘用车驱动,并且未来将有更多的新电动车型上市及量产。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价位更实惠的B级和C级车型将会逐渐增多,并被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接受。对于欧洲电动汽车的发展,我们建议行业从四个关键方面入手应对短期变化:1、加速开发和推出价位实惠且选择充足的电动车型;2、降低对剩余价值和二手电动车市场的疑虑;3、加速网络扩张,提高充电的便利性;4、提高包括价格在内的充电用户体验。”

到2035年,欧洲和中国的充电需求分别为400+太瓦时和780+太瓦时。在欧洲,75%中重型车的充电需求由自建专用场站来满足;而在中国,自建专用场站充电和换电将占据主导地位,到2035年分别覆盖29%和56%的用电需求。有线充电为主流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换电作为一种补充性的补能形式,已在中国的乘用车领域率先应用,并在重卡的应用上具有极大潜力。到2035年,欧洲和中国将需要超过1.5亿个充电桩,和约5.4万个换电站。

电动汽车充电价值链有六大收入来源,即:充电桩硬件,充电桩软件,场地及资产,电力供应,充电相关服务和软件增值服务。实现盈利增长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议程。

报告揭示,可以通过7种方式参与电车充电市场的竞争:

1、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尽可能多的充电设备,并利用智慧营销等功能在资产生命周期内实现安装基础的获利;

2、随着电动汽车充电硬件设备推广程度的不断扩大,在已安装的设备上提高最新软件的渗透率,并关注使用情况和集成定价;

3、通过向充电网络运营商出租场地、利用消费者停车时长、探索共享所有权等模式来创造收入;

4、安装尽可能多的充电桩,并成为客户支持和硬件维护的服务商;

5、随着市场愈加成熟,通过软件集成,从现有参与者及最终用户处获得可持续的收入分成;

6、通过提供完整的充电解决方案,帮助土地所有者变现;

7、确保尽可能多的站点,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吞吐量,同时保持整个充电网络的电力盈利和服务成本。

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表示:“电动车充电可以应用在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进一步释放充电的价值。电动汽车充电站将越来越多地与分布式储能和电网结合,未来可以在更广泛的能源网络中进行优化,发掘不断变化的能源灵活性市场。我们将携手充换电行业客户,共同探索如何在快速扩张且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充换电市场中寻求利润增长。”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