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专访欣旺达梁锐:要把安全性和可靠性当作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基础

作者:夏铭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30日-5月3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4年度主题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期间,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对欣旺达副总裁梁锐进行了专访,梁锐向记者表明了其对于固态电池、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以及公司未来规划的看法。

  欣旺达1997年成立于深圳,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以消费电池起家,近年来,依托强大的锂电池技术功底,公司在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业务上增长明显。根据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欣旺达的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为10.5GWh,排名全球第十。

  以下为记者与梁锐的对话。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总您好,今年北京车展上,欣旺达动力发布了闪充电池3.0,能否透露一下,今年欣旺达动力还会发布怎样的产品?预计会有怎样的技术突破?

  梁锐:作为上市公司,产品都会在合规的条件下才会进行向公众公开发布。

  欣旺达很早就对包括固态电池为主的新一代电池进行布局和开发。目前每公斤400瓦时的产能已经在实验室研发出来,2026年我们将建设1GWh的生产线,实现初步量产。

  经过这么多年大家对固态电池研发的努力,我们觉得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突破是非常有可能的。

  目前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给动力电池产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它还有很大的一个市场容量,所以我们要敢于去投资,敢于去研发,敢于建新的生产线。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固态电池这个概念是不是被过度炒热了?

  梁锐:固态电池这一发展方向是全行业确定的共识,因为它具备了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但是作为企业而言,一款电池不能只讨论它的功能性,还得考虑经济性以及能否达到商业化的要求。只有当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耐用性、成本都完善好了,产品才能够大规模的推广。

  就像会议上欧阳明高院士所表述的,液态电池在短时间内还并不会被完全颠覆。目前行业在液态电池上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工艺,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在商业维度上,对于不同应用场景有不同要求的配套产品。

  大家对于新产品或业务的追捧,我觉得是好事,说明大家希望通过创新做出新的价值。但是我不赞同炒作或盲目的跟风,包括一些初创型固态电池公司搞出几个样品,估值一下子几十亿上百亿,我认为风险是很大的。在资本市场受宠后,也需要靠实际产品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目前行业内存在主要挑战是什么?

  梁锐:首要的挑战就是要保持住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在全球领先的地位,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其次,动力电池产品面临可靠性、安全性的考虑,行业不能只将高能量密度当作唯一目标,而是要把安全性、可靠性当作产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目前行业出海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当地产业链的构建,员工的培训,以及售后服务等一整套体系的建设,同时,海外知识产权的风险依然存在。

  第四,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动力电池行业要做到低碳运营,甚至零碳运营,这是我们企业需要考虑的。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去年以来动力电池出海这一话题就十分火热,您如何看待“国内市场饱和与产能过剩”的论调?

  梁锐:我不认同是因为国内市场已经消耗不了自己产能了,我们才出海。对于“产能过剩论”,我也不能苟同,因为行业产能的建设都是基于规划计算的,动力电池并不是个标准化产品,都是定制的。

  对于出海,我认为我们要给客户,在这种变幻莫测的或者说变化比较大的商业环境里,带来更多的确定性。我们采取的商业决策都是为了提高客户对我们的满意度。比如说一些客户要求对供应链做一个新的全球化的配置,我们就会去海外建厂。当然,出海的确受到一些地缘政治的等现实的挑战,我觉得还是非常需要国家给予我们企业更多指导,近期国家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也都在进行调研,听取我们企业的意见。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除宁德时代、比亚迪之外,市场将欣旺达划分为了二线动力电池厂商,请问欣旺达将怎样从众多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中脱颖而出?

  梁锐:要有明确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力,能给客户带来价值,才能得到客户的欢迎。

  一是在混合动力这块,全国80%以上的混合动力电池都是欣旺达生产的,这源于我们从18年开始就在给日产、雷诺等整车厂做研发,我们布局混合动力比较早,这是我们抢占市占率的杀手锏。此外,我们的闪充电池产品也在业界领先。

  第二,从商业模式来看,近年我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五全”战略:全产业链深度参与;全区域化生产布局;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全组织覆盖工业互联;全方位可持续经营,以此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一直以来,我们坚持聚焦高端客户,高端客户的特点就是对指标和质量要求非常高,我们拥有做高品质的基因与文化,我们愿意不断接受挑战。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了解到欣旺达去年储能业务有较大增长,也有布局钠离子电池,也有投资多家公司,这么多业务是否是跟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关?

  梁锐:刚才介绍了,我们的“五全”战略中有个叫全产业链深度参与,意味着我们从矿产到最后回收都有布局。这样布局不仅是为了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和对核心资源的掌控力,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比如说如果客户要求电池使用再生材料,如果产业链中没有相关电池拆解回收公司,可能会受到客户质疑。我们需要保证整个链条的数据完整、准确和通畅。

  其次,我们必须不断地保持我们创新的能力,才能够满足投资者对我们的期待。不能说有这个饭碗就只吃这口饭,要把第二个饭碗提前准备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去做一些新产品的开发和业务的布局。

  再者,还有风险管理的考虑。因为未来对于电池应用的场景是不确定的,很难说以后会不会因为锂的价格增长,或者说钠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功率以及成本有优势而取代锂离子电池。


分享到:

关键字:欣旺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