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金融>产业资本与绿色信贷 返回

“黑马”勇闯储能赛道

作者:记者 严运涛 黄磊 通讯员 龚凌寒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29日,楚能新能源武汉江夏基地一工厂,十万级净化车间里,65米全自动双面涂布机正以每分钟70米的速度将浆料均匀附着在铜箔上。而涂布前的铜箔只有6微米厚,薄如蝉翼。


“涂布工序最重要的是厚度和重量的一致性,同时还必须确保没有颗粒、杂物、粉尘等混入极片。”楚能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部总监汪顺舟介绍,运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智能制造技术,产线智能化率达98%。

这样标准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楚能新能源在武汉、孝感、宜昌三大基地,布置了超过40条。汪顺舟说,与同行业相比,楚能的“智造”工厂每GWh厂房面积减少30%,产线全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20%,自动检测点增加20%,单位制造成本及能耗降低20%。

成立于2021年的楚能新能源,被誉为储能行业内的“黑马”。短短3年里,迅速完成从0到1的技术产品破局,超过40款的储能电池、乘用车动力电池、商用车动力电池等产品持续下线,发往全国各地。

动力市场方面,楚能动力电池去年第四季度连续4个月登榜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将装车到东风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厦门金旅城市电动客车等多种车型,广汽、日产等多笔重量级战略协议加速推进中。在船舶装机领域,楚能与多家船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如“电动湘江”208TEU新能源纯电动集散两用船、安徽首艘“油改电”船舶、武汉光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纯电动游船等项目。

储能市场更是捷报频传。国家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金风科技、湖北港口集团……多家新能源行业内企业牵手楚能新能源。甘肃、广西等地的多个大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也已成功应用了楚能产品。全国最大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三峡能源庆云储能二期示范项目,搭载了楚能自主研发的高压液冷电池预制舱产品,凭借应用了“浸默”电池安全系统,荣获博鳌论坛“2023年度‘双碳’创新科技研发案例奖”。

从动力到储能,“楚能造”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年底,楚能新能源与澳洲光伏EPC头部企业Ever Energy签订澳洲储能项目合作协议,楚能新能源将向Ever Energy提供储能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提供的产品为楚能新能源自主研发的5MWh高压液冷预制舱。

今年2月,楚能新能源5MWh电池预制舱量产下线,从发布到量产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成为首批量产该产品的行业头部企业。

“5MWh预制舱是储能行业2024年新一代‘顶流’系统产品,也将成为楚能今年的竞争优势,助推楚能向头部企业靠近。”楚能新能源执行副总裁卜相楠介绍,楚能新能源5MWh电池预制舱采用楚能自主研发的聚能π314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长达12000次,同尺寸下系统体积能量提升49%,系统循环寿命提升20%,占地面积减少32%,可在-30℃~60℃的宽温区运行。

“作为湖北省本土最大的新能源企业,我们已完成武汉、孝感、宜昌三大基地建设并全面投产,拥有超过100GWh有效产能,获得全球超100项产品认证,申报全球专利超3100项。”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说,在研发能力、智能制造能力与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多重动能释放下,2023年楚能新能源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今年计划产值将冲击300亿元。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