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内电池厂商突围大圆柱电池

作者:夏铭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特斯拉宣布,其得州超级工厂第5000万枚4680大圆柱电池下线。特斯拉宣称,2024年将是大圆柱电池重要的产能增长年。

  除特斯拉外,今年国内厂商也已实现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装车。大圆柱电池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进一步抢占国际份额的细分赛道。

动力电池角逐大圆柱赛场

  今年2月,在圆柱技术深耕已久的亿纬锂能宣布,首款搭载其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车型江淮瑞风上市,亿纬锂能表示,“预计之后有更多的车企会用,公司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装车会越来越多”。

  某电池企业内部人士刘琦(化名)对记者称,厂商专注研发大圆柱电池,可以一定程度摆脱目前主流的方形电池竞争格局,“相当于开辟一条差异化赛道,实现产业化后有望形成独有的市场竞争力”。据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形电池装机占比超90%,大圆柱电池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远景动力、比克电池等电池企业均已在大圆柱电池赛道发力。

  此外,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大圆柱电池也是厂商向中高端市场发力的手段。5月星晨圆柱电池发布之时,国轩高科亚太业务总裁程骞提到,“凭借更高的续航和快充能力,星晨电池将瞄向更高端的D级车、E级车”。比克电池副总裁樊文光也指出,各方面的性能优势决定了大圆柱电池是未来5~10年内中高端电动车的最优解。

  业内研究显示,与方形电池相比,大圆柱电池在安全性、快充和续航等方面都能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该技术路线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车企可以用其组装成不同的pack(电池包)产品,在行业整体需要降本增效的情况下,大圆柱满足各厂商的期待。”刘琦说道。

  兼具性能与成本优势的大圆柱电池受到车企追捧。除特斯拉以外,宝马、通用、蔚来、江淮等车企均表明将采用该技术路线。其中,蔚来传出将与电池厂商蜂巢能源合作开发大圆柱电池,成为又一自研大圆柱电池的整车厂。

技术与成本优势推动国产锂电领跑全球

  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4680大圆柱电池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6%。高工产研数据指出,预计2022~2027年,全球大圆柱电池出货量有35倍增长空间,在此期间,中国大圆柱电池生产设备市场规模有14倍以上增长空间。开拓大圆柱电池有望进一步提升国产锂电企业在海外的市场份额。国内的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和宁德时代已成为宝马集团的大圆柱供应商。这意味着国内厂商将展开与国际电池巨头新一轮的正面竞争。

  国内厂商能否赢得此场电池竞赛?真锂研究创新人、首席分析师墨柯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在这一代锂电技术的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已经领先。墨柯认为,“总体上大圆柱电池仍属于现有锂电技术的延伸,在技术与成本双向加持下,国内虽然在研发时间上落后于特斯拉和松下,但是可以追赶”。

业内分析

“卷技术”向优质产能转型

  近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旨在大力推动行业向优质产能转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优化生产流程来提升竞争力。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锂电产业已经从“卷产能”向“卷技术”的阶段发展。在近期的动力电池产业联盟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随着大规模生产,电池行业已经进入到万亿产业,现在我们又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提质增效,降本增效。”

  日前,欣旺达副总裁梁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业内对于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高度关注,说明各企业希望通过创新创造出新的价值,整体而言有助于产业良性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