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到2024年底 贵州电网预计接入新型储能300万千瓦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贵州电网 发布时间:2024-06-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贵州威宁自治县海拔2200多米的高坡上,一排排光伏板栉次鳞比,迎着阳光波光粼粼,吸收着强光照射,转换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

  这是贵州首个光伏电站——平箐电站,它见证了贵州光伏发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跨越式、规模化发展。

  时钟拨回2013年,那时贵州的新能源装机仅有134万千瓦,而且全部是风电,仅占贵州电网电力装机的不到4%。而到了今年5月,贵州的新能源装机已经突破2000万千瓦,装机容量翻了15倍,在贵州电网电力装机中的占比超过了30%,在清洁能源装机中的占比超过了50%,新能源超过水电成为了贵州电网第二大电源。

  如今贵州新能源场站已有239个,上万个光伏阵列和风机分布在全省各地。

  与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相伴的,是贵州电网并网“通道”的大力建设,有效助力了新能源的并网发电。

  贵州电网公司累计投资逾20亿元,建成投运500千伏奢香至鸭溪输电线路、500千伏兴仁至独山输电线路等重点项目,打通了贵州西部风光清洁能源送出大通道,满足贵州西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送出,以及中部、北部及东部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

  在大电网的有力支撑下,贵州连续多年新能源发电利用率均超过99%,基本实现新能源全额消纳。

  到2024年底,贵州电网将建成西部3000万千瓦新能源送出输电通道,新增接入新能源装机4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300万千瓦,满足清洁能源就地消纳。预计到2025 年,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4200 万千瓦,贵州新型电力系统形态初具。

  新能源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消纳的问题,也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针对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等特征,贵州电网建成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一体化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对全省所有新能源场站、上万个光伏阵列和风机的监测和调控,以秒级、分钟级、小时级上传着监测数据,成为高效监测的“千里眼”,科学分析、有效应对的“智慧脑”。

  目前,239个新能源场站、7200余个发电单元全部接入系统,可实时查看场站运行、气象等16项单机运行数据及参数。平台投运以来,风电、光伏短期预测准确率提升至75%、85%以上,既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又提高了新能源发电能力,为新能源精细化调度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

  示范引领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有效举措。六盘水羊场乡作为南方电网近零碳示范区,就是其中的代表。

  纳木村是一座易地扶贫搬迁村。2016年搬迁后,依托该村光照好,年平均日照时数超过1500小时的优势,村民们家家户户在屋顶上装上了光伏板,不仅能自给自足,富余出来的能源,还能挣钱。

  为了适应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需要,贵州电网公司在纳木村全面建成了分布式智能电网,将新能源、储能、充电桩等多种能源形式深度融合,构建起“数字-能量-碳排放”的立体价值体系,推动农村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发展。

  尤其是纳木村0.3兆瓦项目200千瓦时的储能设备投入使用后,充分发挥“大型充电宝”的作用,在白天光伏发电量多、电网容量压力大时充电,在晚上发电量少、电网容量压力小时放电上网,通过错开光伏发电、上网的时间差,实现电源端的削峰、填谷。

  如今,纳木村光伏消纳能力已提升30%以上,2023年纳木村屋顶光伏发电到电网数为28160千瓦时,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乡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进一步保障了村民安全可靠用电。

  纳木村的探索为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考。目前,相关的技术已在贵州的盘州、紫云、望谟、六枝、湄潭、平塘等市县推广应用。

  在贵州连绵的群山之中,一幅幅“绿电”添彩赋能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正在绘就。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