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宋海良在致辞中提出了四点建议,促进新型储能发展。
建议一: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推动新型储能技术迭代升级。
一是加大科研投入,聚焦长寿命、高效率、低成本,大力开展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以及氢储能等新型储能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
二是建立创新大平台,聚焦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产品孵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三是加强技术交流,积极分享最新创新成果,科研成果,促进技术交叉验证和优化。
四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储能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未来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为持续技术进步提供人才保障。
建议二:强化绿色低碳,持续推进绿色环保的储能体系建设。
一是倡导绿色发展,减少新型储能技术全链条的碳足迹与环境污染,探索研发环保型的电池技术,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
二是构建绿色标准,推动建立绿色储能的标准体系,引导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环境更友好的方向发展。
三是推动推广绿色认证,加强对绿色储能项目的认证跟推广。为采用低碳材料实现零碳排放和低碳排放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政策倾斜和市场推广支持。
四是加强绿色宣传,定期举办绿色储能论坛和展览,激发更多的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全力助力实现碳中和。
建议三:强化数字智慧,持续提升新型储能系统集成及运营效率。
一是强化数字管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工具,优化储能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调试、运营维护,以及退役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是加强数字运营,推广智能监控和预测性维护系统,实时监测储能设备的运营状态,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可靠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是加强系统建设,支持开发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储能与其他能源系统的集成优化,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四是加强数据共享,深化新型储能数据资源在联盟内的共享、分析、流动、应用,推动储能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升维。
建议四:强化共享融合,持续打造新型储能、政企联动和产业合作的新典范。
一是加强产业融合,围绕产业间的跨界融合、产业链内的一体化融合、要素间的相互融合、区域间的协同融合四大融合,有效贯通产业、技术、资本、数字等要素,以新型储能多个产业链和应用场景为融合池,创新打造一批一体化、系统化、集约化、优质的示范项目。
二是加强联盟内的企业深度融合,即从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效打造为目标,增强企业间在信息、技术、产品、服务、管理上的共享。又强化在国内外项目上高端策划、一体化策划,抱团取暖,强强联合,实现1+1>2,挖掘增量价值和集成价值。
三是加强政企联动,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合力争取更多有利于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优化新型储能项目绿色审批流程,持续改善新型储能项目落地实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