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和元储)发布了一站式台区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配电网台区储能技术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台区问题应对方案的综合治理解决手段,通过将储能系统接入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以及配电网末端,结合台区整体负荷运行情况进行动态增容、有功输出、无功补偿等, 从而平衡电网负荷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作为一种灵活的电力调节手段,台区储能对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展会,融和元储现场带来了“融和·天禄3.0 PLUS”,该工商业储能标准化产品采用交直流一体化设计,少投资、易安装、易扩容;全方位安全防护,硬件+软件+控制全面杜绝安全问题;智控可视化APP,状态实时掌控、一键报修无忧运维。同时,针对台区问题的综合治理解决方案,融和元储推出了两款基于“融和·天禄”的新迭代产品:适用于中型台区场景的125kW/250kWh“融和·天禄 Plus”,适用于小型台区场景的50kW/100kWh“融和·天禄 Mini”。
融和元储产品供应链部产品总监范文博
融和元储产品供应链部产品总监范文博接受中国储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台区储能本身对系统方案提供商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台区电能综合治理是一个复合型的应用场景需求,台区储能是需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其次台区储能的应用场景非常贴近城市、农村居民,需要保证系统从设备到运营的全方面安全可靠。同时台区储能作为保障民生用电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对于其设备的售后和维护也有着相当高的时效性。
融和元储累计出货量达8GWh,运营资产规模超2GWh,售后服务网点遍布全国7个省份,20个城市。作为坚持长期注意的储能系统集成商,融和元储凭借多年在电网和储能积累的经验,能够通过数据监测、状态理解、趋势研判,实现台区全态势感知,全方位助力台区稳定运行。
此外,融和元储推出的“融和·应龙”集装箱式液冷储能系统、“融和·夸父”光储一体舱、“融和·白泽”数智平台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均得到了充分验证,受到用户的普遍赞誉。
针对当前新型储能市场环境,范文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行业“内卷”是避不开的话题,一是“卷”价格。据网上公开数据,储能系统价格在2023年底一次开标中报到了0.58元/Wh,2024年5月一次开标中更是报到了0.47元/Wh。持续的低价竞争不利于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他提醒到,“价格方面不断突破底线,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二是“卷”产能。当下面临的问题是产能极端过剩,但需求不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出现了萎缩迹象,订单越来越少,因此市场竞争异常惨烈。归根结底是挤入新型储能这一黄金赛道的企业较多,再多的项目也会瞬间被市场消化。
三是卷产品。在降本增效主旋律之下,储能行业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无论是电芯还是系统产品,容量越来越大,使用寿命越来越长。范文博认为,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建设,在储能系统层面,对安规消防、可靠性、效率、系统容量衰减、响应速度等关键指标应提供标准支撑。
此外,范文博还认为,与其关注“内卷”,不如关注产品质量。因为储能不是一个短期工程,它的生命周期长达10年甚至15年,保证产品质量才能保证口碑。
范文博表示,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发展、加快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新型储能已逐步走向规模化应用。为持续推动新型储能行业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
政策层面,我们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持续推动完善储能电站的多元化盈利模式,通过改善现有储能电站的盈利水平来达到储能电站投资整体收益率的上升,让我们的终端客户更加关注储能产品性能以及客户体验感,而非只是将储能系统价格作为唯一参照目标。
标准层面,随着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创新迭代速度加快,例如电池、消防类的国标需要加快修订进度,同时在制定相关标准时,希望标准制定方能够更多的从储能系统本质安全角度及使用者视角触发,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确保行业良性发展。
价格层面,希望大家本着一个公平竞争的一个原则,把好的产品带给国内用户,甚至是海外用户,不要一味的去“卷”成本,不要把“蓝海市场”做成了“红海市场”。
供货层面,一是从风控的角度,融和元储的备货周期非常短,可以避免一些不可控的风险。二是从产品迭代的角度,从风冷到液冷,从1MWh储能柜到6MWh储能柜,对于我们系统集成商来说,这个产品技术更迭速度太快了。保供货、减库存是生存王道。
据悉,融和元储成立于2019年6月。公司聚焦研发、生产制造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工商业储能产品、绿电交通车载能源产品、能源数字化产品、多技术路线储能产品,同时投资、开发及运营储能电站,为储能资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
自成立以来,融和元储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超8GWh,连续三年出货量位列多个榜单前10;公司运营资产规模超2GWh,现货交易平台收益保持各区域同类项目前5%。2024年,融和元储连续入选海外权威媒体BloombergNEF(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一级储能厂商名单,已稳居储能行业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