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产业链价格反弹迹象不明显 机构预测2024年光伏市场承压

作者:张英英 吴可仲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24-06-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光伏市场正面临短期需求增速放缓的挑战。

  第三方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光伏资深分析师赵延慧表示,2024年和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短期需求增速将放缓。“以组件需求规模口径来说,乐观估计2024年全球光伏需求将有12%左右的增幅,悲观估计则将开始面临零增长的考验。”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球范围内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规模最大的市场,中国在2024年也将面临光伏市场需求增幅放缓考验。

  赵延慧表示,尽管去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创造了近217GW的历史新高,但是目前行业处于一个险象环生的环境,2024年保持去年的新增装机水平压力较大。目前,光伏市场需求增长的压力主要在于分布式光伏,需求在下半年可能出现下降,而地面光伏市场的需求预计仍将保持较为明显的增长。

  除了中国之外,欧洲和美国也是全球重要的光伏市场。赵延慧预计,2024年欧洲光伏市场的组件需求承压,预计下降至85GW—97GW。另外,由于美国对中国和东南亚光伏产品实施了一系列的贸易压制,中国光伏企业已经深感美国释放的“寒意”。

  回望过去,全球光伏市场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据InfoLink Consulting测算,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500GW,2023年全球组件需求规模为466.8GW。到2023年,全球GW级光伏市场已经从26个增加至31个。

  但赵延慧也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哪些市场可能面临停滞或负增长?这是当下中国光伏从业者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点事项或风险因素。另外,尽管目前整体海外制造规模相对于海外需求而言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美国和欧洲的本土制造能否在未来10年或20年掀起新的浪潮同样值得关注。”

  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趋缓的同时,以中国制造为主的全球光伏产能正在进行新一轮供需关系的调整。

  “2024年—2025年,光伏产能供过于求形势严峻。” InfoLink Consulting光伏分析师杜加恩表示,当前,光伏产业链四个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基本处于亏损阶段。由于行业的非理性发展,2024年光伏产业链的价格反弹迹象不明显,很难出现反转。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目前光伏行业各个环节已经进入加速出清阶段。2023年下半年,光伏市场有关裁员、放假、减产停产、项目延期或终止的消息不绝于耳,落后产能也将有望被加速淘汰。

  通威股份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博士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光伏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经四次危机,呈现出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当前人类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仍然没有改变,我们的光伏技术不断进步,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可以更大促进光伏市场的发展。随着光伏市场规模的扩大,未来市场有望消纳更大规模的产能,长期来看这个周期一定会过去。”

  杜加恩建议,光伏头部企业应积极加强研发,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寻找短期无法取代的产品和布局路线。专业化、二线企业由于较难改变行业发展,需设法掌握最前沿的技术选型与商业模式。

  杜加恩还提醒道:“海外市场侧重低碳技术发展。在考虑光伏玻璃、背板和边框的情境之下,双面双玻组件与双面单玻组件的碳排差距将反映出一定的碳税差额。五年后,碳成本对企业营运方针与布局策略的影响将开始大幅显现。”

  基于国内竞争加剧、海外需求旺盛、部分地区贸易壁垒等因素考量,如今光伏出海已经从“全球卖”向“全球造”转变。

  InfoLink Consulting光伏分析师赵艺说:“东南亚地区的光伏主辅材布局已趋于完备,美国的激励政策与本土产能缺口正吸引全球光伏企业布局。除此之外,中东地区拥有稳定增长的需求与输往欧美市场的渠道优势以及‘一带一路’的营商环境,潜力也不容小觑。”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光伏产业,当前储能市场也面临着同样的市场供需形势。在此背景下,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市场供给增加、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23年以来储能产业链的价格持续下降。

  InfoLink Consulting储能分析师宋忠铬表示,碳酸锂价格在2024年将会持续震荡,并保持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价格不会突破供需对应的边际成本。另外,由于供需严重错配和厂家拼抢市场占有率,电芯价格走势已与碳酸锂脱钩。

  “‘内卷’之下,储能厂家纷纷选择出海,其海外产能将自2026年起开始放量。”宋忠铬说。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