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微电网通过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同时具备一定的能量管理功能,是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其基本原理为:以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融合储能、控制和保护装置,靠近用户终端负荷,通过源荷储协调控制和能量管理,可平滑接入主网或独立自治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根据运行模式的不同,微电网技术可分为并网型微电网技术、独立型微电网技术和微电网群技术。
并网型微电网技术在规划、运行、控制、仿真等技术层面已经达到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技术并跑、局部领先的水平,但分布式电源、储能和控制系统成本高,市场化条件不成熟,制约着并网型微电网技术的商业推广。独立型微电网与外部电网不相联,主要应用于偏远地区和海岛地区,可以有效降低电网投入,但是其电能质量、稳定可靠性的指标很难与传统的大电网相提并论。
微电网群技术目前在国内外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陆续开展典型特征、运行控制、能量管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研究。通过微电网集群协调控制,可增强微电网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效益最大化。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不断发展,微电网群将成为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直流配用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不断深化,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等微电网技术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3月26日,由浙江舟山供电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自愈式海岛智慧微电网在舟山普陀东极庙子湖岛投运。该项目应用主配微协同、多源协同微网控制策略等技术,是浙江省内唯一的35千伏变电站级并网型微电网,可以在外部大电网故障离网的情况下,实现孤网运行快速恢复用户供电,极大地提高东极电网供电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