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电池 返回

储能电池出口爆发式增长

作者:夏铭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5月,动力电池出口量为9.8 GWh,同比减少13.1%,其他电池(主要指储能电池)出口量达4GWh,同比大增664%。储能电池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多家锂电企业签下海外大单。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储能电池产品具有的成本优势可以有效抵消海外关税政策的冲击,目前各锂电企业正在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

储能电池出海持续火热

  在近日亿纬锂能举办的首届锂电池大会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宣布,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已达全球第二,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明年年底储能工厂将实现量产规模。

  储能电池出海持续火热。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宁德时代、远景储能、比亚迪储能、瑞浦兰钧在内的多家锂电厂商斩获海外新订单或新项目。

  根据EESA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达到了103.5GWh,已超过全球储能装机的历史累计规模101GWh。国际能源署4月发布的《电池与安全能源转型》特别报告预测,全球安装的电池储能系统将从2023年的86GW增加到2030年的1200GW。

储能成锂电业新增长点

  在新型储能市场中,锂电池厂商占据先天优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指出,全球能源转型是电池转型的重大机遇,可以明确电池储能是目前最主要的储能方式。一位锂电企业内部人士则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延续的优势,让中国的储能电池产品受到海外青睐。“由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磷酸铁锂在全球储能市场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该人士说。

  储能业务成为各锂电厂商的新增长点。锂电厂商欣旺达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储能系统类业务实现了144%的增长。欣旺达副总裁梁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布局新型储能是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同时也是满足投资者和市场对于公司的期待。“不能说有某个饭碗就只吃这口饭,要把第二个饭碗提前准备好。”梁锐说道。

 记者观察

  保持成本优势应对出口挑战

  欧美是我国储能电池出口主要目的地。日前,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将对动力电池和非车用锂电池加征关税税率,从7.5%调整为25%。其中,包括储能电池在内的非动力电池延后至2026年,给予了2年的缓冲期。

  业内认为,对于“2年的缓冲期”,可以看出美国市场对于中国储能电池的需求量大,依赖程度也较高。真锂研究创始人、首席研究员墨柯表示:“中国拥有成熟的锂电池产业链和大规模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西部证券指出,目前中美储能电池制造成本差距较大,即使叠加25%关税后,测算出国内电池成本优势依然明显。西部证券表示,为迎接2年后的关税加征,预计将引发美国业界近期抢装储能系统,并推动储能电池出口短期内进一步增长。

  未来将如何维持住成本优势?刘金成表示,低成本竞争是企业发展战略之一,公司要有管理产品成本的能力,除了技术与制造效率外,供应链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据悉,亿纬锂能将与戴姆勒卡车、帕卡及康明斯在美国合作建立电芯工厂,亿纬锂能将为合资工厂提供技术许可,由合资公司建设电池产能。这一合作方式被刘金成称为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