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今天发一则简短的美国户储、光伏和逆变器市场上半年总结信息。除非有重大的行业事件,近期将不再进行美国市场户储相关的更新。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以来,几乎所有主流行业和投研机构都对2023和2024年的美国户储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主要原因之前有过论述:绝对主力市场加州的“净计量3.0”政策和美联储持续高利率政策的双重抑制。但是,在大环境相对逆境,赛道头部企业纷纷国际化分散风险的情况下,仍然有企业在逆势突围。虽然其长期表现尚有待观察,但路径值得探究。
1.光储系统价格仍上涨,但增速放缓
基于美国能源部资助的全美最大户用光储系统比价和交易平台数据,在过去4个持续半年度统计周期内,美国全市场上的太阳能价格一直维护上涨态势,但2023年上半年的增速显著减缓,达到每瓦2.90美元,增长1.8%。同期报价的储能系统价格增长了1%。值得注意的是,7月和8月,平台的价格开始下降,早期的第三季度价格数据显示,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价格下降了3.5%。
2.光伏融资条款随着利率上涨而上升
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之间,最常被报价的太阳能贷款从25年期、1.99%的利率变为25年期、3.99%的利率。若以平台报价的平均容量的光伏系统计算,这意味着2023年上半年的月付款将比2022年下半年高出30美元。
3.头部品牌优势明显,中印新势力崭露头角
在平台最受欢迎的品牌选择方面,最常被报价的光伏品牌仍然是Q CELLS的太阳能电池板和Enphase的逆变器和储能电池。与此同时,一些新品牌进入了前10名最常被报价的品牌,或在不同类别中获得了市场份额,包括Waaree太阳能电池板、Hoymiles逆变器和FranklinWH电池。以下,我们简要看一下这三个品牌的背景和近期动向。
Waaree:中国光伏制造挑战者?
Waaree能源是印度最大的垂直一体化新能源公司之一,成立于1989 年,总部位于印度孟买,归属于 Waaree集团。该公司拥有印度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能力,达到 12GW,并且是 EPC 服务、项目开发、太阳能屋顶解决方案、太阳能逆变器和太阳能水泵领域的头部企业,同时也是一家独立电力生产商。
自去年4月开始对中国的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开出25%和40%的关税以来,印度政府开始大力扶持本土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能力。因此虽然中国对印光伏电池和组件出口剧幅下滑,但组件生产生产和组装设备出口却受益颇多。考虑到印度本土光伏发电部署的规模和速度相对受限,印度光伏组件企业一起步就将目光锁定同样有着强烈“降低中国依赖”的美国市场。
Waaree本次在美国户用光伏市场的曝光只是其努力开拓美国市场活动的冰山一角,实际上2022年彭博社就有新闻报道说Waaree正在就一个2 GW组件工厂投资项目与美国地方政府进行谈判。IRA法案对大型公用事业级光伏项目申请补贴的在本土化生产比例的要求已经对全球的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生产格局产生全面的影响。
Waaree当下的产能和对上游设备与材料的依赖尚未对国内光伏电池和组件企业形成实质性威胁,但背靠对清洁能源转型有更紧迫需求的印度本土市场和美国,其对中国平价光伏制造产业的影响值得关注。
Hoymiles:成功挖Enphase墙角?
在刚刚过去RE+2023展上,禾迈不仅秀了自己核心微逆产品的肌肉,还高调宣布将在美国推出户储产品。此举当有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成分在里面,但也显示其进一步向头部逆变厂商学习和跟进的节奏在加快。
此前,禾迈凭借其成本优势明显的“一拖四”微逆产品1500系列成功分流了一部分安装商和用户对Enphase的关注。未来,补足储能产品后,能否利用产品融合形态从Tesla和Enphase手中抢下更多价格敏感型客户将会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毕竟,通胀似乎还没看到结束的迹象。
在微逆的最重头市场获得充分曝光,禾迈的表现还是有值得点赞的地方,但是禾迈也有其不得不面对的大挑战。自2021年12月以557.80元/股发行价登陆科创板,刷新了国内最高发行价格纪录后,其股价和市值开启了疯狂过山车式的起伏。2022年9月3日,其股价一度到达889.74元,但截至近期的9月底,其股价已经一路下行并长期盘桓在250到270左右。从刚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信息来看,虽然营收同比增长超过了100%,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只有72%。
在能源危机相对缓解,赛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行业内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再复制2022年相似的业绩成长神话。那些在二级市场高位进场的禾迈投资者们何时能解套退出,恐怕只有交给时间来回答了。
FranklinWH:别样的“德州”探险?
圈内人应该都已经对FranklinWH不陌生了。作为一家不怎么在国内行业曝光,却在境外展会吸睛众多业内专业人士的成长型品牌,其运营实体富兰瓦时有着与一众base国内做国际业务的公司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
扎实的产品,本地化的品牌沟通以及大胆前沿的市场拓展方式是我最直观的感受。在绝大多数企业近乎千篇一律的在加州卷着同质化的“微逆”“LFP”时,FranklinWH在官网和社媒渠道传播的却是德州、佛州甚至偏内陆州阿肯色的用户故事。在户用光储这样关系家庭能源独立和稳定性的消费决策上,一系列鲜活地通过使用产品度过飓风、寒潮与洪水的故事经历将比空洞的技术术语和价格更有感染力。
总体来看,虽然美国的户储市场当下面临一些挑战,但不出意外的话,FranklinWH是有有望成为蹚过挑战那一批。至少从目前看,他们是在品牌沟通和市场拓展上最本地化的外国品牌之一(“之一”好像可以去掉)。补充一句,业者从社交媒体注意到,FranklinWH似乎已于近期开始拓展另一个户储高溢价地区——澳大利亚:步步紧贴头部企业,步步领先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