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今年1月8日,法国正式公布了一项旨在定义法国气候行动目标和优先事项的《能源主权法案》草案,这项法案删除了太阳能、风能等所有可再生能源承诺和发展目标,将核能认定为法国“能源独立”主力能源,更新法国电力公司(EDF)拥有的53座现有核反应堆现状方面的表述,并重新计划将于2024年底在弗拉芒维尔投运的新反应堆建设目标;将核能制氢纳入“低碳氢气”范畴,并加速相关示范项目落地。这项法案的出台普遍被认为是法国不打算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当作实现能源转型主力能源的信号。
近年来,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挑战,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能源领域,而法国却在此时选择了一条与主流趋势不同的道路,这对于法国及欧洲完成新能源发展目标的影响值得关注。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能源需求巨大、同样面临能源转型的国家来说,法国的经验和决策也许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法国发展核能的背景
法国本土的煤矿资源匮乏,石油天然气需要依赖进口,其地理条件和能源基础也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为确保能源独立性和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法国将核电视为能源建设的核心。
作为世界上最早投入核能研发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国家之一,法国拥有先进的核能技术和完善的核能基础设施。几十年来,法国一直依赖核能作为其主要电力来源,核能在法国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一直稳步增长。目前,法国有18个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装载了56台压水反应堆机组,总装机容量61370兆瓦,包括32台900兆瓦系列、20台1300兆瓦系列、4台N4型1450兆瓦系列机组。2023年,作为欧盟最大的核电生产国,法国的核电发电量占到其总发电量的66.15%,其次是水电、风电、天然气(见图)。
法国的核电站广泛分布在其国内各个地区,核电站一次性投入可以带来长达数十年的稳定电力供给,发电的可变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发电方式,法国的电价仅相当于欧盟国家平均电价的90%,在正常年份,法国还向周边国家出口电力,每年可以获得30亿欧元左右的资金。
法国能源转型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变化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法国此前曾计划逐步降低核电的占比,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2015年8月,法国通过《能源转型绿色发展法案》,该法案拟定了法国能源转型的路线图。根据该方案和之后的调整,法国计划到2035年,核电占比从2015年的75%降低到50%,最高装机容量控制在6320万千瓦以内。按照这一目标,法国除在建核电项目之外,将几乎不会再建设新的核电机组,而原有核电机组在达到预定的40年寿期之后就将面临退役。2020年,法国Fessenheim核电站退役,该电站的两台机组投产于1977年。当年,法国政府还列出了下一步计划退役的7个核电站,计划从2025至2026年开始启动新一轮的机组退役计划。目前,法国在运的56台核电机组中,有46台投运于1990年以前,这意味着如果不延寿,2030年前大部分核电机组都将面临退役。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技术成熟度等原因,法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法国是27个欧盟成员国中唯一未能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国家,当时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耗的比例为19.1%,低于23%的目标。为此,法国政府不得不支付数亿欧元从其他国家购买可再生能源额度。
截至2023年底,法国的水力、风力、光伏发电占电力结构的比重为26.66%,远低于核电的66.15%。1月24日,Observ'ER(法国可再生能源观测指数)发布2023年法国可再生能源报告,报告指出:在当前的可再生能源建设和发展速度下,法国将无法在2023年底前实现其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目标,也无法实现2030年底40%的目标,其当前的新能源增长速度与2019~2023年期间能源规划所要求的速度不符。
法案对欧洲新能源发展的影响
法国不仅核电产量居欧洲第一,同时也是欧盟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国家之一,其新能源政策是欧盟新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能源主权法案》的出台可能会延缓欧洲既定的新能源发展进程,对欧盟的碳中和目标将产生重要影响。
欧盟各国的脱碳进程都与各国自身的能源结构有着深刻的关系,有些国家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有些国家水电资源丰富,有些国家核电占重要地位。欧盟在能源转型路径选择中一直表示“技术中立”,但由于立场和利益不同,对技术中立和技术偏见的理解和运用也会不同。欧盟内部对核能在欧洲气候行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德国、奥地利等对核能持怀疑态度的国家,称法国这样的举措会破坏光伏、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以法国、芬兰和捷克为首的“拥核”国家认为,欧盟应该更加重视核能作为低碳能源的贡献。
为实现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欧盟国家已经对“2030年欧盟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耗中的占比达到42.5%”达成一致,每个欧盟国家都被分配了国家贡献目标。然而,国家目标在欧盟成员国中并非法律约束,甚至被法国等“亲核”国家拒绝,他们认为不断提高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会削弱核电作为低碳能源的作用。
近年来,在经济复苏、传统能源投资不足、新能源波动性问题日渐突出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欧洲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气价、电价都处在高位,且面临供应危机,再加上法国核电机组老化间接推高了用电成本,法国意识到重振核电雄风才能保障能源安全、重新拿回能源话语权,因此,法国政府最终决定将核能发展置于更为突出的位置,放弃了部分新能源目标。
法国政府放弃部分新能源目标并不意味着对可再生能源的完全忽视,而是出于对国家能源战略的长远考量。在当前全球能源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核能作为一种成熟、高效的能源形式,能够为法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从而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此外,部分放弃新能源目标也可以减少对外部能源依赖的风险。在能源供应受到地缘政治和市场波动的影响时,依赖进口的新能源可能会使国家能源安全陷入不利局面。
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放弃部分新能源目标,大力发展核能,是基于对国家能源战略的全面考量和长远规划,对我国在能源转型中的政策制定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是能源转型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路径。能源系统具有强大的内在惯性,很难在短时间内“灵活转向”,在制定能源政策时,需要统筹考虑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法国政府放弃部分新能源目标、重新拥抱核能的政策,也是出于对国家能源战略的长远考量。我国能源系统规模庞大,利益相关方众多,在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同时,需要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寻找平衡,避免转型目标过于激进。
二是尽早确定能源发展战略,长期坚持政策支持和技术投入。法国较早确定了以核能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并长期坚持,保证了核能的有序健康发展,有效缓解了能源安全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巨大能源需求的国家,也需要尽早探索、建立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研发,确保能源安全和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
三是适度发展核能,提升能源转型速度和经济性。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各国“谈核色变”,兼之铀矿极其稀有又不可再生,也需要考虑核废料处理等难题。近年来,核电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核电的一次性投入可带来长达数十年的稳定电力供给和较为低廉的电价,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核电技术仍处在发展阶段,建议适度发展核电技术,在实现核电技术的标准化、自主化和系列化后,保持稳定的核准、建设和投产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