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7月11日上午,首批移动储能电站在海南铁路跨海列车上线使用,这在全国尚属首例。旅客在跨海之旅中可享受空调的清凉,进一步优化旅程体验。
数据显示,自2004年12月开通以来,跨海旅客列车共运输旅客6000多万人次,每年达300多万人次。受现实技术条件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火车还没登船,游客已是汗流浃背”成为困扰海南铁路的一道难题。
“铁路部门先后尝试在车厢内放置巨型冰块、调车机加挂发电车、用直供电机车头代替现有调车机等,但因为码头调车作业比较复杂,操作难度太大,未能实行或者长期坚持。”广铁集团机务部高级工程师吴杰伟说。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蓬勃发展,移动式储能电站应运而生。广铁集团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后,与高校、科研单位、电池企业开展合作,成功研制出了采用电池活化技术、具备三级消防系统的移动储能电站,解决了旅客列车过海编组作业供电难题。
“项目共有6项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移动储能电站利用电池活化技术平衡电池内部复阻抗降低热失控风险,自带8匹空调智能降温,智能消防系统在高温时释放全氟己酮气体灭火。同时还采取物理隔绝的方式,全方位确保运行安全。”吴杰伟介绍。
首批投入使用的移动储能电站共有6台,分别储备在琼州海峡两岸的铁路南北港。储能电站使用初期,先满足出岛过海列车以及白天进岛列车编组作业供电,后续将进一步推广至更多进出岛列车上。
远远望去,这些跟着列车移动的“方盒子”,就像一个个“超级充电宝”。
“通了电,有了空调,乘坐体验一下好了很多。”乘坐Z502次跨海列车的旅客洪先生惊喜地说。
发车半小时后,列车3号车厢的显示屏上可以看到,室外温度34摄氏度,室内温度25.8摄氏度。
值乘Z386次列车的长春客运段列车长付星然说:“每一节车厢都很凉快,不仅旅客乘坐体验好了,我们经常跑这趟车的工作人员也感觉舒适太多。”
“一台储能电站充满电只需1.5小时,满电状态可以满足3至4趟跨海列车在‘断电’期间的供电需求,循环充电可全覆盖过海列车。”海口机辆轮渡段工程师赵仁慧介绍。
“今年暑期,进出岛铁路客流将处于高位运行,移动储能电站的使用将极大提升旅客过海体验。同时,我们也将加强运输组织,科学合理地安排铁路轮渡运力,确保旅客和车辆及时过海。”广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