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液流电池 返回

甘肃张掖:营商环境“强磁场”,伟力得、秦源智储液流电池进驻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2024-07-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荟萃之地。

  如今,在这片大地上,张掖市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捷报频传,项目建设步伐稳健,成为众多投资者争先奔赴的热土。

  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张掖市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抢抓优势“挖潜力”

  近日,第三十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张掖分馆在甘州区滨河新区玉水苑开馆。来自张掖市及各县区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在展馆内集中“亮相”,通过现场体验、直播带货以及优惠促销等方式,吸引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走进展馆,张掖玉米种子企业生产的各类种子映入眼帘,各类蔬菜相映相衬,各色陈列格外诱人。“没想到大西北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这么丰富的物产,真的是不虚此行。”广东游客马粤雯说。

  作为本届兰洽会的主题市之一,张掖市紧抓契机,重点对全市资源禀赋、重点产业、特色产品进行充分展示,全方位、多路径借助兰洽会投资促进、合作交流的平台作用,广泛推介宣传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中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就和投资潜力。

  张掖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张掖市农业资源优质,地处北纬38度全球最佳农业产业带,光热水土资源丰富,自古就享有“河西粮仓”“桑麻之地”“鱼米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张掖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如今,张掖市农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逐步提升,形成了现代种业、绿色蔬菜、肉牛产业、优质奶业、戈壁节水生态农业“5个百亿级产业”。

  时下,山丹县东乐北滩的中帛源能源科技250MW/1000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现场,建设者们紧张忙碌地进行着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将于近期完成并网。

  该项目建成并网后,可将山丹县东乐北滩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新能源项目配套储能装置集中建设、统一管理,通过电网统一调度、灵活调控,有利于调节电网峰谷平衡,有效提升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与水平,为储能技术深度参与电网调节探索新的路径。

  今年以来,在高台县南华工业园区,上海电气风机叶片生产线、厚洋混塔电力装备风机混塔生产线、创腾电力装备公司塔筒生产线等马力全开,一派繁忙景象。

  高台县地势平坦开阔,风光热资源富集,全年有效风速时数接近7400小时,约占全年总时数的84%;年日照时数超过3200小时,日照辐射值每平方米高达6301兆焦耳,可供开发风光电的戈壁荒滩有2000多平方公里,发展新能源的优势得天独厚。

  近年来,高台县先后引进中船风电、上海电气、浙江正泰等新能源制造龙头企业,一体推进风机叶片制造、风电整机装配、储能电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集群。

  据悉,全球首个年产1GWh绿色铅盐单液流储能电池(无膜)生产线建设项目已获得审批,即将开启建设,此项目落户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投资建设单位为西安秦源智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审批项目:年产1GWH绿色铅盐单液流储能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

  审批部门:高台县发展和改革局(甘肃)

  审批事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

  办理结果:准予许可

  办理时间:2024/04/04

  审批文号:高发改(备)〔2024〕22号

  延伸阅读:年产1GWH,全球首个绿色铅盐单液流储能电池(无膜)生产线建设项目获审批

  据悉,张掖风光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超9700万千瓦。

    优化营商“软环境”

  在张掖市临泽县扎尔墩滩工业集中区易事特(张掖)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的PACK车间,工人们配合着生产机器人开足马力生产。

  该项目自落地以来,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项目备案、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前期工作;半月之内就完成土地出让审批,解决供电、供水、办公、住宿及用人等问题;仅用一年时间,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已经进入“满格状态”忙生产。

  公司负责人鞠小亮对此深有感触:“项目落地之初遇到用工难题,政府组织举办招聘会,帮助公司选聘了120名产业工人接受岗前培训,还专门成立项目专班,为我们协办代办项目审批、工商注册、土地征用等前期手续,让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易事特的成功引进,是张掖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张掖市吹响了招商引资“冲锋号”。1月至5月,全市实施新续建招商引资项目209项,落实省外到位资金146.24亿元,同比增加52.37亿元、增长55.79%;新签约入库项目139项,同比增加64项,签约额137.46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66.58亿元。

  “走出去”“请进来”,需要主动出击、抢占先机。

  张掖市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清单,将招商引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区、张掖经开区和产业链招商专班及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形成“人人扛指标、个个担责任”的招商责任落实体系。立足全市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精心筛选工业目标企业、定制投资机会清单,为精准招商提供引导。

  今年以来,全市引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等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116项,落实省外到位资金60.87亿元。加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线索和重点目标企业跟踪对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先后赴北京、浙江等地考察招商,与杭州锦江集团、中国电建等企业对接洽谈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等项目,带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开展赴外招商活动。

  目前,全市共开展赴外招商活动130次,对接企业及商协会446家,洽谈项目336项,达成合作意向39项,签订合作协议35项。“请进来”对接企业342家,洽谈项目320项,达成合作意向34项,签订合作协议33项。引进入库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2项,签约额98.73亿元,落实到位资金43.68亿元。

  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张掖市在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上不断精雕细琢,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肃南县元白公路项目已进入最后施工阶段,通车进入倒计时,届时,肃南县来往酒泉、新疆等地更加便捷;张掖移动兰新高铁5G升级改造项目193个基站已经全部开通,兰新高铁(张掖段)成为省内首条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高铁路段,沿线5G信号覆盖率达99.8%……张掖市坚持从细处用功,为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和助推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投资“强磁场”

  留住“金凤凰”,需要栽好“梧桐树”。让每一个好项目、好产业在张掖市发展得根深叶茂,这离不开健全的服务机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张掖市持续打好服务保障“组合拳”,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推进落实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证照联办+一业一证”等改革举措,创新开展“示范政务大厅”创建、“一把手”走流程等具体活动,定期组织“企业家日”等活动,聚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张掖服务”营商环境品牌。

  一系列务实举措,有效激发了经营主体在张掖的投资热情和市场活力。

  张掖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召开商学政恳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家心声,“零距离”为企业纾困解难。

  “以务实的作风了解企业‘想什么’。这里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政府部门服务态度更好了,服务效率更高了。”……企业家们对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诚心有着深切感受。

  位于高台县南华工业园区的厚洋混塔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风机塔筒产业(混塔)项目自落地以来,享受到了当地发改、工信、工业园区等部门单位的贴心服务,全力以赴推动企业加快建设、稳产增产、升规入库,实现了当年落地、当年投产。

  “招商专员在项目立项、建设、投产各阶段都是全程协助配合我们,为项目早投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司总经理助理白玉鑫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磁铁”般持续不断地吸引着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张掖市。

  张掖市打造的招商引资“强磁场”,促进人才、技术、项目加速集聚,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

  3年间,张掖市招商引资引进项目493项。其中,引进“三个500强”企业27家,投资项目73项,到位资金744.5亿元,资金到位率连续3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张掖市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5个、国家和省级农业园区9个,是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营商环境评价处于我省第一方阵。

  工业后发优势明显,被确定为全省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全域旅游势头强劲,4A级以上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一,正在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

  张掖市始终秉持“企业带着资金来、剩下的事情我来办”的服务理念,连续3年入选浙商最佳投资目的地城市。这是张掖市全力打造“兴商、安商、利商、亲商”营商环境的有益探索。

  “各级各方面要全面落实‘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要求,持续增强大抓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破局思维,带着真心诚意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抢抓重大机遇加力推动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以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强劲动能。”张掖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在祁连山下、黑河岸畔这片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张掖市各级各部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走进张掖、认可张掖、投资张掖。(侯洪建 康宁 李伟丽)


分享到:

关键字:液流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