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规划与设计 返回

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内蒙古自治区2024—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发布时间:2024-07-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目前,全区正按照《内蒙古自治区2024—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行动方案》指出,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381万千瓦/764万千瓦时,已批复在建新型储能装机245万千瓦/469万千瓦时,已批复待建新型储能装机约1065万千瓦/2915万千瓦时。已批复的在建、待建项目总计1310万千瓦/3384万千瓦时。

  《行动方案》详细制定了2024年、2025年新型储能的开工、建设、投运计划:

  按照《行动方案》目标,内蒙古将推动储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已批复新型储能项目的基础上,2024年新开工1000万千瓦新型储能,建成投产650万千瓦/2900万千瓦时,2025年再新开工新型储能装机1100万千瓦,建成投产1450万千瓦/6500万千瓦时。

  为实现以上目标,内蒙古部署了三项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电源侧独立储能建设。充分发挥储能调峰作用,支撑新能源倍增发展,重点在新能源汇集区集中建设电源侧独立储能电站,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租赁、购买等形式配置储能。

 二是推进电网侧独立储能建设。充分发挥容量支撑、调频调压、黑启动等作用,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和电网稳定运行,根据电网实际需求,重点在包头卜尔汉图、乌兰察布旗下营、通辽金沙等电网关键节点,集中建设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保障高峰用电需求、解决末端电网用电等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构网型储能。在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基地、电网局部支撑较弱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富集地区,大力推动构网型储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惯量响应、频率电压支撑等作用,有力提升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消纳情景下的电网安全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

  新型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从试点示范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2023年,全区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近3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354万千瓦,装机规模跃居全国第二。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381万千瓦/764万千瓦时,已批复在建新型储能装机245万千瓦/469万千瓦时,已批复待建新型储能装机约1065万千瓦/2915万千瓦时。综合来看,全区已批复新型储能装机总量为1310万千瓦/3384万千瓦时。

  原文如下:

  从自治区能源局获悉,目前,全区正按照《内蒙古自治区2024—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按照《行动方案》目标,内蒙古将推动储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已批复新型储能项目的基础上,2024年新开工1000万千瓦新型储能,建成投产650万千瓦/2900万千瓦时,2025年再新开工新型储能装机1100万千瓦,建成投产1450万千瓦/6500万千瓦时。为此,我区部署了三项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电源侧独立储能建设。充分发挥储能调峰作用,支撑新能源倍增发展,重点在新能源汇集区集中建设电源侧独立储能电站,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租赁、购买等形式配置储能。

  二是推进电网侧独立储能建设。充分发挥容量支撑、调频调压、黑启动等作用,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和电网稳定运行,根据电网实际需求,重点在包头卜尔汉图、乌兰察布旗下营、通辽金沙等电网关键节点,集中建设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保障高峰用电需求、解决末端电网用电等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构网型储能。在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基地、电网局部支撑较弱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富集地区,大力推动构网型储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惯量响应、频率电压支撑等作用,有力提升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消纳情景下的电网安全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

  新型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从试点示范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2023年,全区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近3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354万千瓦,装机规模跃居全国第二。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381万千瓦/764万千瓦时,已批复在建新型储能装机245万千瓦/469万千瓦时,已批复待建新型储能装机约1065万千瓦/2915万千瓦时。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政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