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液流电池 返回

央视报道:新型储能,不同“钒”响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4-07-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16日,中央电视总台CCTV4《中国新闻》栏目《改革开放新篇章》特别报道走进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讲述融科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发展前景。

  主持人:在刚才一分钟的短片里,大家是不是对辽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呢?辽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工业文化也是辽宁的一个重要符号,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辽宁瞄准的其中一个新领域就是清洁能源新产业。辽宁发展新产业有很多优势,一是辽宁的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本来就很丰富。二是雄厚的工业基础可以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提供坚实的支持。第三个优势便是新产业,又为辽宁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新动能。那么接下来我们走进辽宁的首家全球独角兽企业来一探究竟。

  记者:这里是辽宁首家全球独角兽企业,大连融科储能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生产车间,此刻在我身旁多台不同类型的智能机器正在进行储能系统中。电堆部件的自动化生产,可以看到运输机器人选取生产材料后就会轻车熟路的送到生产线,随后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就会完成材料的层层组装,最终这些组装完成的电堆就会被安装进一个个集装箱内。也许您会问这些集装箱应该就是全钒液流电池。

  答案是其实也不是,它只是全钒液流电池的一半,而另一半则是我前方的这些。既然叫全钒液流电池,听名字就要有液体,看,这些钒电解液,是电池的关键材料,它占了总成本的一半。一个装有电堆的集装箱和一个装有钒电解液的集装箱,两者一组合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钒电池储能系统。

  它可以储存3000度的电能,而且这种集装箱的构造确确保了能在零下35摄氏度的极寒和零上50摄氏度高温的天气下正常运行。大量的钒电池储能系统再经过组合,就能成为中型大型的储能电站。

  通过航拍画面,在距离我们这座工厂50多公里外的大连主城区内,有整齐排列的700多个钒液罐和一个个更大的电堆集装箱,就组成了全球首座100兆瓦级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它也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的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在智能控制中心的调控下,满负荷可以储存40万度电。储能,顾名思义就是把能量给储存起来,需要用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光伏等来自大自然的绿色能源,但是他们却非常的不稳定,有时多有时少,如何把它们储存起来是完善新能源体系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储能是由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等,但是它们在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全钒液流电池安全稳定不易燃、易爆,电解液还能循环使用,电池本身的使用寿命能达到30年,还有着储能容量大和输出功率高的等等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的钒资源的储量是居世界首位,发展这种新型储能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目前,大连融科储能已经是在储能领域拥有国内外专利300多项,实现了产业链完全的自主可控。企业的全钒液流电池工程项目是遍及海内外,累计的装机容量超过720兆瓦时,成为了全球唯一具有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现在已经是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基地。


分享到:

关键字:全钒液流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