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根据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于2024年联合发布的鲁监能市场函[2024]24号文《关于印发山东电力市场规则(试行)》的文件要求,山东省独立储能在2024年7月1日正式进入“报量报价”模式,申报方式的改变,对申报策略、场站收益均有较大影响。
在此之前,独立储能的申报方式是“报量不报价”,在电网正常运行阶段,独立储能是可被视为市场边界条件出清的,其充放电时段可由业主自行选择,一定程度上是“保障出清”;而在“报量报价”模式下,业主申报的充放电价、荷电状态等关键参数直接进入出清模型进行统一计算,变成了“竞争出清”,这一改变对独立储能的收益产生了较大影响。
下面结合具体场景,解读不同的申报方式对出清结果、场站收益的影响。
报量不报价模式
2024年7月之前,山东省独立储能参与电能量交易的方式是报量不报价,可以自主选择充放电时间和功率,这种方式在调度出清模型中,不会考虑实际充放电能力。
以某天电价为例:
绿色为日前价格、红色为实时价格,如果电价预测准确,可以选择日前申报早6:00点到下午12:00进行放电,实际不执行放电动作,赚取较大价差。
出清结果为:
结算收益为:
在报量不报价模式下,通过精准电价预测能力,能够在不进行充放动作的情况下,套取价差收益。
报量报价模式
2024年7月1日开始,山东省独立储能正式进入报量报价阶段,需要申报出力段和对应出力段的电价,同时,需要申报多个运行参数,参与市场集中出清。这意味着,日前市场不再支持自由控制充放电时间和出力大小,而是由交易市场、自身申报条件和出清模型决定出清结果。
以下面电价为例:
如果是报量不报价,考虑到电价预测准确率和风险控制措施,我们可以在日前申报上午11点到下午15点满功率放电,实际不执行放电动作,则可以赚取日前、实时两级市场价差。
那么,如果是在报量报价模式下,出清模型以申报的出力区间和电价,设备容量、性能、荷电状态、连续充放时间等参数为边界,对储能单元进行出清计算。即使电价预测非常准,也不能在11点到15点出清放电,这个时间是电价低谷时段。而按照出清模型的逻辑,会在日前低价段出清充电,日前高价段出清放电。
出清结果如下:
仅考虑这一天,11点到15点的放电套利,100MW/200MWh额定容量独立储能,在报量报价模式下,场站收益要比报量不报价模式下低4万元。
针对不同申报策略以及运行参数,出清结果会不同,因此,我们整理了部分申报策略对应不同电价的出清结果来进行分析。
在运行参数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数值——结束时刻期望荷电状态。该状态对出清结果影响较大,如果申报了该值,则在出清过程中为了保证荷电状态,即使没有中标,某些情况也会强制出清,如果没有申报,则会根据申报价格正常出清。
下面从是否申报结束时刻期望荷电状态去分析出清模型。
申报结束时刻期望荷电状态
►max(充电申报价格)<min(日前出清价格)且min(放电申报价格)>max(日前出清价格)
图1
案例1:某储能场站上一竞价日结束时刻荷电状态为5%,第二个竞价日申报电价与日前出清结果关系如图1,期望荷电状态为10%,最终出清结果为:充放均未中标。
►max(充电申报价格)<min(日前出清价格)且min(放电申报价格)≤max(日前出清价格)
图2
案例2:某储能场站上一竞价日结束时刻荷电状态为5%,第二个竞价日申报电价与日前出清结果关系如图2,期望荷电状态为50%,最终出清结果为:充电中标45%,放电未中标。
►max(充电申报价格)≥min(日前出清价格)且min(放电申报价格)>max(日前出清价格)
图3
案例3:某储能场站上一竞价日结束时刻荷电状态为5%,第二个竞价日申报电价与日前出清结果关系如图3,期望荷电状态为20%,最终出清结果为:充电中标15%,放电未中标。
►max(充电申报价格)≥min(日前出清价格)且min(放电申报价格)≤max(日前出清价格)
图4
案例4:某储能场站上一竞价日结束时刻荷电状态为5%,第二个竞价日申报电价与日前出清结果关系如图4,期望荷电状态为50%,最终出清结果为:充电中标95%,放电中标50%。
未申报结束时刻期望荷电状态
►max(充电申报价格)<min(日前出清价格)且min(放电申报价格)>max(日前出清价格)
图5
案例5:某储能场站上一竞价日结束时刻荷电状态为5%,第二个竞价日申报电价与日前出清结果关系如图5,最终出清结果为:充放电均未中标。
►max(充电申报价格)<min(日前出清价格)且min(放电申报价格)≤max(日前出清价格)
图6
案例6:某储能场站上一竞价日结束时刻荷电状态为5%,第二个竞价日申报电价与日前出清结果关系如图6,最终出清结果为:充放电均未中标。
►max(充电申报价格)≥min(日前出清价格)且min(放电申报价格)>max(日前出清价格)
图7
案例7:某储能场站上一竞价日结束时刻荷电状态为5%,第二个竞价日申报电价与日前出清结果关系如图7,最终出清结果为:充电中标95%,放电未中标。
►max(充电申报价格)≥min(日前出清价格)且min(放电申报价格)≤max(日前出清价格)
图8
案例8:某储能场站上一竞价日结束时刻荷电状态为5%,第二个竞价日申报电价与日前出清结果关系如图8,最终出清结果为:充电中标95%,放电中标100%。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结束时刻期望荷电状态在储能出清过程中作为边界条件,具有很高的优先级,甚至高于申报电价。同时,我们看到案例8,充电中标95%,放电中标100%,是因为其他运行参数的影响,荷电状态上下限,这些均能影响出清结果。在日前策略申报时,需要综合考虑出力段、报价、运行参数对出清的影响。
那么,在报量报价模式下,两级套利被压缩,出清结果不能精准控制,如何使储能场站收益最大化?
北京飔合科技针对山东省独立储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以及新的申报模式下,提出“单日收益保障+多日收益提升+环境风险控制”智能策略,全面保障独立储能场站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