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起点研究院(SPIR)调研数据显示,2024H1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约90万吨,同比增长28.2%,其中人造负极出货约75万吨,占总出货83.3%;天然石墨负极出货约11.1万吨,占总出货12.2%。2024年上半年1-2月厂家开工积极性较可,头部企业开工较好,但产量同比下降,3-5月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增加,带动负极材料的产量增加。
图表 1:2024H1中国锂电池负极出货量Top10企业
数据来源:起点研究院(SPIR)
图表2:2024 1-6月人造负极与天然石墨负极均价走势图(元/吨)
数据来源:起点研究院(SPIR)
2024上半年锂电池负极高端产品均价在5.4万元/吨,中端产品均价在2.6万元/吨,低端产品均价在1.7万元/吨。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4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市占率前五分别为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中科星城、尚太科技,市占率分别为21.6%、16.8%、9.9%、9.7%、8.8%。
起点研究院(SPIR)调研2024年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呈现出稳中微降的趋势,但整体市场供应有所增加。由于许多新进企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但受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带动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增长。价格方面,有许多中小企业以中低端负极走低价格,导致负极材料价格下降。市场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是负极材料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据起点研究院(SPIR)预测,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较2023年保持增长但增速将减缓。
贝特瑞
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深圳市,隶属于上市企业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交易,2020年7月于北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A、NCM811等)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2023年公司对应收入122.96亿元,同比减少15.96%,毛利率24.36%,同比增加3.85个百分点。下游客户主要为宁德时代、比亚迪、松下、三星SDI、亿纬锂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杉杉股份
公司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于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电解液、偏光片等业务。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由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郴州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运营,产品结构包括中间相碳微球、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复合石墨及其他负极材料等。2023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收入为72.66亿元,同比减少9.82%。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宁德时代、LG新能源、ATL、比亚迪、孚能科技等企业。
江西紫宸
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属于璞泰来全资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业务为负极材料,2023年已经形成年产15万吨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其中包括11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0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继续推进四川年产28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其中一期10万吨产能受 配套电路建设、自身库存消纳及新型生产工艺设备论证等影响,进度有所延缓,预计于2024年逐步建成投产;二期10万吨产能将稳步推进,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施工建设;三期年产8万吨产能预计于2025年逐步建成投产。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收入为66.11亿元,同比减少16.01%。下游主要客户为LG化学、宁德时代、ATL、三星SDI、珠海冠宇等企业。
凯金新能源
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公司专注于人造石墨和复合石墨等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截至2023年底,公司负极材料有效产能达25万吨,下游客户主要为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天津力神、国轩高科等企业。
尚太科技
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并于2022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自主研发生产,并围绕石墨化炉这一关键生产设备,提供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序的受托加工业务。公司同时从事碳素制品金刚石碳源的生产,以及其他碳素制品相关受托加工业务。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收入为37.36亿元,同比下降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