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一文读懂IEC《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电力系统》战略白皮书

作者:舒印彪 范建斌 李群 等国际电工委员会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发布时间:2024-07-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01 发布背景

  几十年来,以燃气、柴油或煤炭为主的发电技术,正逐渐被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或海洋发电等新技术取代。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布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球能源行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中,电力行业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占比在40%以上,因此电力部门脱碳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零碳电力系统即零碳排放电力系统,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零碳电力系统在供给侧、电网侧、消费侧发生革命性变化,如图1、图2所示。向零碳电力系统转型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和电力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IEC下设的市场战略局(Market Strategy Board, MSB)发布《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电力系统》白皮书,旨在阐述为什么需要零碳电力系统,它与现阶段电力系统的区别,以及如何实现零碳电力系统。

02 主要内容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电力系统》战略白皮书旨在综述全球电力系统面临的转型,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并阐述其对IEC及利益相关者的意义。第1章介绍背景、白皮书的范围和结构。第2章介绍零碳电力系统的驱动因素和市场需求。第3章综述零碳电力系统的特性。第4章阐述实现零碳电力系统的各种途径。第5章介绍关键新技术和挑战。第6章指出对IEC、其利益相关者和标准工作的意义。第7章总结并提出建议。全文下载地址为:

  https://www.iec.ch/basecamp/zero-carbon-power-system-based-primarily-renewable-energy

03 标准化规划展望

  在实现零碳电力系统路径过程中,标准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互操作性、统一性和安全性。虽然如今存在一系列与零碳愿景相关的标准,但零碳电力系统将需要更广泛的新标准,以确保系统可靠、高效和弹性运行。

  技术标准在促进电力系统演变和向零碳排放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与零碳电力系统转型相关的标准覆盖多个方面,但是无法完全适应零碳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践,新技术的标准化工作迫在眉睫。

  新能源发电领域标准化工作包括水电智能化、钙钛矿光伏发电材料等;储能领域标准化工作包括机械储能、氢能、长时储能等;数字化领域标准化工作包括物联网/智慧感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智慧传感等;碳管理领域标准化工作包括碳捕捉、利用、存储技术和电力装备碳足迹评价、生命周期评估等;电力气象领域标准化工作包括极端气候、环境和灾害条件下的电气设备标准化评估等。

  零碳电力系统标准化工作涉及系统层面的顶层设计以及与大型基础设施密切交互的小型设备,这需要一种基于整个系统架构的自上而下标准化方法。可以通过发布和更新标准路线图和架构,确保采用统一的方法和战略来支撑电力系统转型。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