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工 作 背 景
“十四五”规划期间,新疆境内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持续增长的装机容量,新能源相关数据也将呈指数增加,这些给新能源的运行管理提出更大要求,新疆电网急需以新能源数据为核心驱动力,以调控云平台为基础,实现新能源各类数据汇集、共享、挖掘数据价值,用数字技术支撑新能源运行管理、电网平衡调度、促进新能源消纳。
主 要 做 法
①新能源接入可视化流程
实现新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新能源接入可视化流程,包括规划、建设、调试、信息接入、并网、转商用等流程节点,以及接入系统状态,实现新能源接入流程状态形象展示。
② 新能源数据采集模块
提高新能源的运行效率
基于调控云平台的新能源数字技术支撑应用功能数据模型,实现模型数据的集中管理、分类维护、全局共享,确保各类指标数据命名统一、参数一致,提升基于调控云平台的新能源数据共享能力。实现自动化信息从传统的人工核对模式转变为自主化、智能化模式。
③新能源智能分析
提升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电网的调度能力
基于分辨率的网格点资源预测数据,通过高分辨率网格点资源预测数据,精确分析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历史和短期变化,指导清洁能源规划,评估场站资源和电网消纳能力,优化运行管理。
④新能源数据监测
数据驱动提高新能源行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线采集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电站运行数据与数据监测,实现新能源电场的自动化在线采集数据校验、清洗,以及在线数据监测。实现调度业务流程发布、网厂协同工作、生产报表报送及业务数据发布。
⑤新能源资源评估
助力新能源精细化发展
实现基于全网、断面、区域、场站多维度的风光资源评估,提供自动生成资源分析报告。
⑥灾害气象电网出力评估
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实现电网调度的精确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分析天气对新能源出力和电网平衡的影响,并评估电网的应对策略。
⑦碳监测评估模块,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实时监测新能源、水能、火电等各类能源的发电量。对日、月、年的碳排放进行精确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对新能源电场站的碳排放量进行详细计量,为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建立新疆全网碳排放数据库建立全面的碳排放数据库,为实现碳监测和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应 用 成 效
国网新疆电力成功实施新能源数字技术系统,显著提升了新能源管理效率和预测准确率。系统运行提高了功率预测准确率1个百分点,消纳利用率提升3.6个百分点,支持了高效消纳和高质量发展。同时,系统深度挖掘历史数据,增强了电网能源配置和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助力国家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
工 作 展 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新能源接入流程,加强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提升新能源利用和电网调度效率。同时,研究极端天气对新能源的影响,建立精细化气象预测模型,完善数据监测系统,确保数据实时准确,细化资源评估,精准灾害气象评估,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