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 返回

中国能建数科与长江设计集团就压气储能储气库密封结构体系开展联合研发

作者:安晓宇 来源:中能建数科集团 发布时间:2024-07-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为突破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设技术瓶颈,推进人工硐室高压气体密封关键技术研发进程,7月24日,中国能建首席专家,数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明忠与长江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向阳举行会谈,并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双方就储气库密封结构体系联合研发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

  万明忠对长江设计集团长期以来给予数科集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储能技术,也是现今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研发的热点。他强调,要充分发挥“研投建营数”一体化优势,聚焦战略导向、高目标导向、市场导向、价值导向和问题导向“五大导向”,超前布局人工硐室关键核心技术,保障科技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他希望,科学研究要有工程化思维,要善于从工程角度发现和解决问题,尽早实现工程化应用。同时,双方需全方位、多维度强化在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储能事业高质量发展。

  胡向阳对万明忠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长江设计集团将以“五个导向”为指引,尽早完成人工硐室密封中试试验,尽快实现工程化落地。他提出,双方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构筑核心竞争力。

  签约活动前,万明忠一行与长江设计集团相关领导共同赴人工硐室密封中试试验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听取了长江设计集团研发团队关于中试试验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就人工硐室密封技术展开深入交流。

  长江设计集团总工崔玉柱,经计部、研发中心、华中区域发展中心、引调水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数科集团科技装备部、深地技术中心、储能成套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分享到:

关键字:压缩空气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