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中国稀土业再遭重创。
近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的终裁报告。该报告维持了此前WTO专家组的裁决,认为中方上述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
一时间,WTO“稀土案”败诉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相关专家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WTO“稀土案”的败诉,将倒逼我国完善稀土行业管理方式,督促我国采用市场化的方式管理稀土资源。同时,稀土案的败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国进行稀土市场整合的决心,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快稀土市场整合步伐。
反思出口政策
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以占世界稀土23%的储量,承担着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稀土行业的持续发展。
面对上述问题,中国于2011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加强对稀土市场的治理及稀土资源的管控。与此同时,中国与国外稀土贸易的摩擦也不断升级。
就在中国出台《意见》第二年,美国、欧盟、日本就中国稀土等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向WTO提起诉讼。经过两年多的博弈,中国无奈地输掉了这场官司。
WTO“稀土案”的败诉,引发了业界对于我国稀土出口政策的反思。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副所长曾昆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稀土案的败诉,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稀土行业的管理方式,比如,采用市场化的方式管理稀土资源,用稀土资源税替代出口配额和关税等。
不过,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看来,进行这样的转变仍面临诸多困难。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稀土中,来源不明、生产指令性计划之外的占了近一半。
陈占恒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稀土资源税替代出口配额和关税,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关键是要管住非法开采。否则,这些非法开采的稀土利润空间反而会更大。
整合提速
“稀土案”的败诉,也让中国稀土市场的整合再次提上日程。
事实上,稀土市场整合一直是我国稀土工作的重点。然而,由于稀土市场整合涉及央企与地方企业、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地方政府与中央等多方利益,如何处理这些利益纠纷、平衡利益分配成为稀土市场整合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一直进展较为缓慢。
“美、日、欧提起的稀土诉讼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政府进行稀土市场整合的决心,加速了稀土市场整合步伐,以尽快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发展,避免恶性竞争。”曾昆说。
8月8日,工信部原材料司稀土办公室主任贾银松在出席第六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时表示,目前包钢稀土、厦门钨业和中国铝业组建稀土集团的实施方案已经获得工信部备案同意,根据国家“组建六大国家稀土集团”的方案,另外3家集团的方案也将在下半年获批。
卓创资讯分析师许海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六大稀土集团格局的形成,意味着我国稀土市场整合到了新的阶段。在稀土终端产品方面,中国企业大都比较弱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因此,组建大型稀土集团,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贾银松也表示,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加快推进稀土大集团的组建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整合国内的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逐步实现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综合利用三个环节整合全覆盖。
问题待解
尽管六大稀土集团的格局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形成,但稀土市场整合是个逐步的过程,要想六大稀土集团真正发挥预想的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何实现六大集团内部深度整合,真正形成以资本为纽带、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如何协调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如何通过组建稀土大企业集团,让市场发挥更多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探索解决。”曾昆说。
除了组建稀土集团,困扰稀土产业发展的黑色产业链问题也亟待解决。“这要看六大稀土集团整合国内的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的成效如何。”陈占恒说。
此外,稀土大集团的组建不仅涉及到稀土的开采、冶炼分离,还涉及到综合利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干勇院士在上述稀土论坛上表示,我国应把稀土新材料作为重点领域大力支持,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国外专利壁垒,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比如,稀土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机等高技术领域,稀土磁性材料是新一代制冷的核心材料,而稀土光功能材料则是发展绿色照明、激光与通信技术的关键。此外,以稀土储氢材料为核心的镍氢电力电池,使动力汽车成为商业化运用的成功典范。
“我们应大力发展稀土材料,以终端产业应用拉动稀土产业发展。”干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