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储能+城市电网新时代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纬景储能 发布时间:2024-07-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电力可靠性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指标。近日国家能源局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电力可靠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市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76%,与2018年相比提升了0.04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年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从4.77小时/户,下降到2.14小时/户,下降幅度超过55%。

  城市中的电力系统如何稳定供电呢?

  传统电力系统遵循“源随荷动”的原则,是一个巨型的实时动态平衡系统。以发电厂为中心,始于发电厂的轰鸣,通过层层递进的输配电网,将电能精准无误地输送至每个角落,点亮万家灯火。在电源侧,使用可控的常规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在用电侧,依据经验对用电趋势做出预测。用精准可控的发电,匹配基本可测的用电,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调节,实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图片

  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力系统的下游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充电桩等高功率、高耗能的新型负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电力需求,更使负荷预测变得扑朔迷离,挑战着传统电力系统的应变能力。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广泛接入,如太阳能和风能,虽然为电力供应增添了绿色动力,但其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也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难题。

  在电力系统中,电的产生、传输和应用几乎是瞬时完成的,但电力线路有输送容量的上限。如果没有已前架设完成且满足需求的物理线路,是无法支撑大量电力瞬间从其他地方输入的。所以在用电紧张时,为了防止大面积故障发生,有时不得不选择直接断开部分电力供应,甚至关闭发电机以减少损失。日前,四川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钢铁和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工作的通知,在迎峰度夏期间开展钢铁、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工作。

  面对这些挑战,城市需要韧性与智慧兼具的电网来支持其可持续发展。首先,物理基础设施的升级成为关键,尤其是特高压直流传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电力输送的“高速公路”,提升了电网的跨区域调配能力。其次,数字技术的应用为电网插上了智慧的翅膀。通过部署大量传感器和控制节点,结合AI、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电网实现了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整,最大程度确保供需之间的精确匹配。

  城市电网更离不开储能技术的支撑,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储能系统能够实时响应电网需求,实现“源-网-荷-储”的协调互动。在稳定电力系统运行的同时,也为电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片

  随着城市发展对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稳定性的需求增加,储能已逐步融入主流电网,成为与物理基础设施同等重要的核心支撑要素。它不仅在提升电网灵活性、安全性、经济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微电网、虚拟电厂、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展现出无限潜力。储能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和城市绿色转型上,大有可为。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