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能源时代,欣旺达如何书写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答卷?

作者:吴轶凡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24-07-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或许,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来说,眼光早已不在一城一池,在这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可持续命运紧密交织的时代,一场放眼世界和未来的远征,面向的既是产业的破局之道,也是时代摆在他们肩上的使命。

  6月,浙江中部小城武义,一个电力储能项目的成功并网,成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作为浙江省内装机规模最大的网侧独立储能项目——金华武义2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项目一次性送电成功,标志着全国首批大容量储能项目落地,“储能+”新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在“双碳”的背景下,“储能”赛道风起云涌。我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新型储能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这个颇有些宏大的叙事之下,是大众不易感知的技术创新。

  在武义,通过欣旺达的NoahX2.0液冷储能电池预制舱,储能系统将能够接受电网调度,有效缓解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对电网的影响,这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乃至实现“双碳”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储能,只是欣旺达新能源赛道的冰山一角。

  凭借在锂电池行业多年的探索和创新,这家来自深圳的上市公司构建起了3C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硬件、创新与生态五大业务板块,也成了绿色产业里的明星企业。欣旺达在万得(Wind)最新年度ESG评级中荣获“AA”评级,在332家参评的电气设备领域企业中位列第二,也是锂电池行业的唯一代表。

  同时,他们也在近期的2024年度南方周末年度 ESG 竞争力企业评选中榜上有名,并荣获了“2023年度杰出责任企业”和“典范责任企业”的荣誉。其中,“典范责任企业”奖项旨在表彰连续两次或以上在CSR调研中排名前30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而在入围的30家杰出责任企业中,欣旺达名列前三。

  在全球气候与能源大变局的背景下,这家与新能源密不可分的企业,正在一步步实现他们“成为受人尊重的世界级新能源企业”的愿景。

  而透析这个从绿色的产业到绿色的企业的案例,也为火热的“双碳”赛道上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受人尊重的企业”

  对大众而言,“NoahX2.0”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而它背后则是大储时代我国的储能和锂电池企业不断的创新突破——这些为“明天”或“未来”储备能量的技术,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下,似乎具有天然的正义性。正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ESG管理高级经理刘军所说:“企业不仅要关注质量、安全、技术、成本,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的提升。”

  他介绍说,欣旺达制定了4大战略支柱,分别是美好家园(Plant)、绿色产品(Product)、和谐人文(People)及共赢伙伴(Partner),设立了20个子目标,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我们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委员会、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并下设各个专业项目小组,和业务板块可持续小组,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

  可持续的发展,也为中国企业打通了更多的“国际交通线”。

  2023年,欣旺达加入了“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这一组织旨在帮助企业通过科学的碳目标设定和减排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欣旺达通过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在2023年推进节能技改管理项目200余项,节省标煤 4660.32tce,达成了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的目标,在CDP气候变化调查问卷中获得 B 级, 积极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对以欣旺达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而言,参与SBTi不仅是为了符合国际标准,更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气候行动。换言之,这是策略,也是责任。

  除了SBTi,欣旺达还加入了全球电池联盟(GBA),该联盟致力于促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GBA,欣旺达不仅是参与者,也是推动者,通过积极参与电池护照平台的研发,提升全球电池价值链的透明度,这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也为行业的绿色转型奠定了基础。

  欣旺达还参与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致力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作为UNGC成员,欣旺达自2021年起开始披露CSR报告,从2023年起正式发布ESG报告,透明展示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绩效,显示了自身在ESG领域的长期承诺和持续改进。

  在欣旺达的ESG实践中,透明度和责任感始终是其核心。刘军指出,编写ESG报告不仅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更是为了让所有利益相关者看到企业的努力和承诺,同时,这项工作也帮助企业明确了方向,在ESG方面不断进步。

绿色的产业

  欣旺达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探索,体现在产品和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突破,则来自点滴的技术迭代。

  以“快充”赛道为例,欣旺达于2021年完成闪充电池SFC480项目定点,正式布局“超充赛道”;2022年,他们实现了全球首款超快充产品“闪充电池”的量产发布;2023年,闪充电池2.0升级亮相;2024年,欣旺达再次刷新超快充时代的补能效率,迭代至3.0版本的方形闪充电池,已经可以覆盖全场景、全天候的超充需求,仅需10分钟就能充电至80%SOC,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也让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轻松达到1000公里。技术的背后,则关联着绿色出行的社会革新。

  近年来,欣旺达通过自主设计闪充高导电网络材料技术、高安全中镍正极和新型高导电率电解液等关键技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速度慢、安全性能低等难点问题,为绿色出行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动力。

  在惠州,欣旺达助力当地打造的首个乡村振兴智慧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将“光伏+储能+充电”三者集成一体,形成多元互补的微电网系统,通过并、离网运行模式的无缝切换与电网实现智能互动,为新能源汽车开启乡村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应用场景保驾护航,推动乡村地区的能源绿色转型。

  “创新驱动新能源世界进步”,是欣旺达为自己设置的企业使命,它不仅体现在新产品新功能中,也体现在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之中。

  刘军介绍说,欣旺达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产品从生产到回收的全程绿色化,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还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欣旺达的动力电池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回收和再利用,通过创新的电池回收技术,提升了电池的回收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而在生产方面,欣旺达通过建设零碳产业园区,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清洁能源和减碳节水等多方面的精进。

  “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绿色清洁技术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将清洁技术创新作为核心战略之一,2050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

  刘军详细介绍了欣旺达惠州近零碳智慧园区。自2017年起,欣旺达历时三年时间,建设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具备内燃机发电能力的燃气分布式发电设备;同时,配套建设了水蓄冷高效制冷机房以及充电桩等设施。

  通过数字化平台,让“光、储、充”实现了一体化管控和调度,整个园区的综合能耗降低了10%-20%,绿色能源占比达到80%,实现了原定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课题研发目标,从而打造出首个“近零碳智慧园区”。

  “通过打造广东惠州博罗工业园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我们掌握了建立零碳园区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并且已经推广到我们在南京、南昌、枣庄的低碳园区规划中。”刘军说

  事实上,在惠州博罗综合性园区,“水”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重点。通过对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年节约用水15755吨。

  类似的探索,正随着欣旺达的扩张和出海,在全国以及世界各地逐渐展开。在欣旺达看来,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生产能力,也为行业的绿色生产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中,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议题正在慢慢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

  欣旺达的绿色产业战略不仅仅是技术和生产上的努力,更包括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全面转型。刘军总结道:“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努力,实现绿色生产、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的全面发展。我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能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产权赋能品牌高端化

  绿色的技术和理念,正随着产业的勃兴不断生长,绿色的产业链渐渐成型。

  2023年,欣旺达启动了“供应链低碳发展”项目,通过供应商准入、评估和绩效管理,推动供应链减排。通过这种方式,欣旺达不仅降低了自身的碳足迹,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对新技术的探索,同样充满了合作与共赢。

  欣旺达还聚焦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关注新能源革命所带来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与储能、绿色氢能、下一代信息产业及车网互动、分布式光伏等 10 万亿规模级产业。为提升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长远发展,公司设置了多样化开放的研发模式,与上下游伙伴、科研机构等建立了高效稳固的合作,扎实推进研究项目。

  比如,欣旺达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入局“氢能技术”重点专项。他们参与了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技术方向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车载IV型储氢瓶批量制造一致性保障技术》,旨在攻克70Mpa IV型储氢瓶塑料内胆可靠性低、缠绕工艺稳定性差等限制商业化产品应用的瓶颈难题,解决从设计到生产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ESG报告显示,早在2021年初,欣旺达就已构建并完善了前沿技术交流、研发资源共享、技术项目开发、政府项目申报、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六大方向的产学研合作工作思路。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锂离子电池技术、电池材料等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以“科技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研发赋能”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2023年,欣旺达邀请行业专家举办了大量内部技术交流会、外部学术研讨会及展会,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修订,参与国标、行标、团标等共29项标准制定,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

  科技,最终惠及的是人。科技企业,也在积极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欣旺达,公司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动,展示了其在ESG领域的承诺和实践。2012 年发起成立的深圳市欣旺达慈善基金会,从未间断在扶弱济困、助学、恤病、助医、救灾等领域的公益服务。2023年,公司社会公益捐赠金额达1453.3万元,多年来累计捐赠金额逾6300万元。而通过基金会,欣旺达的员工也在平凡的日常中践行着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关爱。

  而伴随着企业的扩张和出海,欣旺达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推广绿色能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目前,欣旺达已在国内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以及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法国、德国、以色列、韩国、日本设立海外营销机构——这家企业,似乎正在一步步接近“成为受人尊重的世界级新能源企业”的愿景。

  或许,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来说,眼光早已不在一城一池,在这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可持续命运紧密交织的时代,一场放眼世界和未来的远征,面向的既是产业的破局之道,也是时代摆在他们肩上的使命。


分享到:

关键字:欣旺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