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虚拟电厂 返回

虚拟电厂,期望别太高

作者:俞庆 来源:鱼眼看电改 发布时间:2024-08-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有家虚拟电厂运营商提了一个问题:

  虚拟电厂这个产品怎么面向客户进行销售?

  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虚拟电厂运营商的定位,产品,销售,技术研发等一系列的思考。

  首要的问题是:客户是谁?

  虚拟电厂是个B2B业务,一端连着电力消费者,目前看主要是B端,也就是用电企业,把企业内部的光伏、储能、充电桩、负荷资源聚合起来,并且与用电企业进行分润。

  另一端连着买家,目前主要是电网公司,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目标,购买负荷响应资源。

  所以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买卖,更像是一种互联网的资源撮合服务——淘宝并不生产任何商品,它是一个B2C的交易服务平台。

  但是和淘宝不一样,淘宝的商品流是从生产端往消费端流动的,这种流动模式可以对比售电业务。

  而虚拟电厂是一个倒过来的交易服务平台,也就是消费端资源往生产端流动,淘宝也有类似模式,就是所谓C2M,消费者对工厂,但这始终不是淘宝的主流生意。

  从上游往下游流动的商业模式,先有商品和商品生产者,比如电力商品,和发电企业,然后通过销售渠道打通下游消费者,即售电公司。

  售电公司拿到便宜的电,或者能够控制好交易的风险成本,客户需求也明确:便宜的电,于是就能成交。

  虚拟电厂从下游往上游流动,需要掌握下游资源,而且是必须实打实听从调度的资源,然后以较低的成本,向上游买家进行销售。

  负荷侧资源的反向流动,决定了它目前的限制。

  首先是搞定下游客户和资源的问题,这就是文章一开头的问题:

  虚拟电厂运营商怎么向用电企业销售?销售的是什么?

  答案是不销售任何东西,虚拟电厂只是把用户的资源拿出去变现。

  这就是虚拟电厂运营商在用电企业面前最尴尬的事情——你们不是来卖东西的,那你们是干啥的?

  所以目前相对成熟的虚拟电厂运营商,是不面对企业客户的——他们自己投资资源,比如工商业储能、充电桩、光伏,在获得这些资源固定的收益之外,

  顺带把这些资源在虚拟电厂场景里变现。

  还有一类虚拟电厂运营商,也不是严格意义的虚拟电厂运营商,本来就是做空调设备管理、节能设施投资的,也顺带把这些资源销售。

  似乎是一个悖论:

  原来毫无积累,纯正的,清晰定位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仅依靠政策信息差,几乎无法生存。

  所以结论就是:虚拟电厂资源变现的商业模式,目前只能是“锦上添花”。

  另一个方面,从买家的角度,虚拟电厂当下也不是什么好生意。

  因为买家数量太少了。

  目前虚拟电厂主要就是电网的调度部门(通过辅助服务市场)、营销部门(通过有序用电OR需求响应)采购负荷侧资源。

  也就是一个省只有一两个买家,且虚拟电厂资源无法跨省交易。

  当买家高度集中的时候,买家对资源的议价能力就是极强的。

  强到什么程度?

  某些稀缺时段的资源价格足够高,或者收益足够大时,买家自己就干了——比如电网公司自己投资建设的空调负荷聚合虚拟电厂。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虚拟电厂远未到市场化阶段,虚拟电厂所需的市场机制、政策机制、市场监管、价格形成机制等都不成熟。

  只适合于已经有资源,顺带做的企业。

  而缺乏根基和资源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当年颇有点: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作愁。

  经过这几年的跌打,估计内心是:

  却道天凉好个秋!

  创业不易,一起共勉。


分享到:

关键字:虚拟电厂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