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24年7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情况,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102.48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52.88吉瓦,新增容量继2023年后再次超过集中式光伏电站。
一方面,“热钱”仍在涌入分布式光伏领域,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面临日益严峻的消纳困局。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福建6个试点省份,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
半年后六省评估报告相继公布,消纳容量告急的“红区”越来越多,并逐渐在非试点省份蔓延。
2023年,河南以13.897吉瓦的新增分布式光伏领跑全国,如今面临越来越多午间消纳受限问题。河南接连出台政策,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不过,电力系统对源网荷储的支撑价值尚未体现在价格机制中。
另一个分布式光伏大省山东发布征求意见稿,拟对2023年12月19日之后备案的6兆瓦及以上分布式工商业光伏“余电上网”部分上网电量按当月集中式光伏现货市场加权平均电价结算,被业内解读为分布式光伏即将入市。
新能源入市一直被认为是用价格信号促进新能源消纳,引导有效投资的方式。但相比集中式电站,体量更小、数量海量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将如何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热钱”持续涌入
2024年7月12日,广州越秀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资本”)发布公告,同意其控股子公司广州越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租赁”)向控股子公司广州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新能源”)增资30亿人民币。业界认为,该举措是越秀资本继续为投资新能源储备“粮草”。
一位机构投资者对《南方能源观察》(以下简称“eo”)说,越秀租赁从2022年开始,从城市建设投资转战新能源,此后迅速在分布式光伏特别是户用领域“攻城略地”。
截至2023年年报报告期末,越秀资本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有4.25吉瓦。其中,越秀租赁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4.05吉瓦,新能源业务电费收入4.61亿元。
越秀资本在其2023年年报中写到,光伏项目具有投资成本较高、回本周期较长的特征,融资一直是光伏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租赁行业具有融资+融物的双重优势,可以为相关市场主体提供个性化的方案,目前国内多家租赁公司进入光伏领域。
据介绍,包括华夏金租、招银金租、交银金租等在内的租赁公司也活跃在分布式光伏投资领域。
前述投资者说,2024年租赁公司仍然活跃在分布式光伏领域,不过投资重点普遍由户用光伏转向更易于就地消纳的工商业光伏,投资重点省份由山东、河南转向江苏、浙江、广东。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地落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风光氢储充都属于绿色金融范畴,‘五篇大文章’给了投资者信心。”上述投资者说。
河南省郑州市一位来自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维光伏”)的光伏工程项目承包商提到,其正在寻找投资。在进军光伏领域之前,创维主要作为家电品牌被大家所熟知。
近年来,家电企业入局分布式光伏已不是新鲜事。除创维之外,美的、TCL、海尔、格力这些家电厂商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均有布局。大多数家电企业进入光伏制造环节,而创维光伏更多切入户用光伏电站市场。
创维光伏和租赁公司的合作模式是,租赁公司出资购买创维光伏的电站设备,而后为用户(承租人)提供设备租赁,创维光伏负责光伏电站的设计、工程施工与客户营销。
光伏工程项目承包商几乎链接着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对上述承包商来说,这两年上游光伏组件价格下行没有让他“尝到甜头”,这个环节节省的成本被增加的营销费用所抵消。最让其忧虑的是,河南可以安装光伏的地方越来越少,消纳也越来越困难。
消纳困局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河南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13.897吉瓦,其中新增户用光伏9.994吉瓦,两个数据均位居全国第一。
2024年上半年,河南累计并网光伏发电40.42吉瓦,光伏发电装机占该省发电装机容量的28.2%。
“光伏发电同时性太强了,当装机占比超过25%以后,大量光伏电站在阳光强烈时段集中发电,考虑到光伏电站的优先发电特性,将挤压其它电源类型的发电空间,同时,阳光强烈时段并非负荷高峰时段,供需矛盾将在这种背景下被激化。”一位河南业内人士说。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河南总用电量和负荷高峰都没有山东大,因此光伏消纳矛盾更加明显。
“河南午间最高负荷才30吉瓦,也就是说,如果那时所有光伏同时发电,有10吉瓦的光伏发电要弃掉。”河南省产业发展研究会新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姚峰说。多位河南光伏从业者告诉eo,午间光伏大发时被限制发电已成常态。
为引导分布式光伏有序发展,2023年11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河南通知》)指出,分布式光伏要接受统一调度,公平参与电力系统运行调节。
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宜阳县供电局在回复自然人光伏发电站发电受限相关问题时表示,河南省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户均在上述文件执行调控任务的范围内,供电公司会根据最新的电力供需市场形势,确保所有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公平参与调整,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灵活调节。
《河南通知》还提到,河南各地要组织电网企业开展区域内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和可接入容量测算,明确分布式光伏开发红、黄、绿区域,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并适时缩短测算公布周期;优先支持绿色区域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黄色、红色区域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待落实消纳条件后,再行开发建设。
姚峰透露,红、黄、绿分区明确之后,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明显下降。绿区大部分集中在城区,只能安装工商业光伏电站。
2024年上半年,河南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106吉瓦,全部为分布式发电,其中户用光伏发电仅为0.499吉瓦。两个数据均不足2023年上半年新增容量的一半。
“河南是农业大省,户用光伏在河南农村,经常被称为是‘屋顶上的稻田’。农民把自家屋顶出租出去就能赚钱,没有风险还有收入。”姚峰说。
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晓斌说:“不能否认,分布式光伏发电承担了很多乡村振兴的责任。”
据了解,过去河南户用分布式光伏只需备案无需核准,常出现一个县70-80个项目同时备案在建或待建的情况。而由于备案缺乏统一规划,并网面临很大压力。
2024年7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的通知》提出,对包括河南在内的地方各级能源主管部门的分布式光伏备案等政策执行等情况开展监督;对电网企业在分布式光伏接网、交易、结算等方面开展监管;专项监管可视情况延伸至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企业。
从配储到“源网荷储”
分布式光伏配储,是近期业界讨论促进消纳的一种方式。
多位受访者认为,储能可以起到平滑负荷曲线的作用,但是谁来投建适合分布式光伏的储能,建在哪里,还没有合适的答案。
部分投资者认为,应该由电网企业在电网侧投建台区储能,理由是储能的作用主要是帮助电网进行负荷平衡。
台区即一台变压器的供电区域,台区储能通常是指安装在配电台区低压侧的储能系统。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以往台区储能主要由电网企业投资,目前有的光伏投建者为了可以扩大范围投建光伏,也会适当考虑投建台区储能。但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因为储能利用率较低,盈利性较差,无论是电网企业还是光伏投建者投建台区储能的意愿都较低。
另一种观点是,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应该由分布式光伏在电源侧投建储能。不少省份对分布式光伏配储做了要求。
《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试行)》规定,对于黄色、红色区域,通过配置储能提升承载力的,一般黄色区域不低于项目装机容量15%、2小时,红色区域不低于项目装机容量20%、2小时。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河南在没有尖峰电价的周期,峰谷价差在0.7元/千瓦时左右,在有尖峰电价的周期,尖峰和低谷价差在0.9元/千瓦时左右,且都只能一充一放,储能盈利性较差。
在台区内实现自平衡,是分布式光伏配储的“高阶”版本,为众多业内人士所认可。
2023年12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河南省优化工业电价若干措施》,提出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示范,选择1000家左右企业(园区),建设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结合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管控、负荷管理、绿色微电网等形式的综合能源项目。
2024年5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接连印发《河南省工业企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暂行)》《河南省增量配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暂行)》《河南省农村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暂行)》。
上述文件除对配储均提出一定要求之外,还提出了工业企业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增量配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农村地区生产企业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要实现不向大电网反送电。
上述文件也提到,在系统备用资源富余的情况下,电网企业应为一体化项目提供适当的备用容量支持。
紧接着,2024年6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实施第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共包含63个项目,合计新能源2.145吉瓦。2024年7月23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实施第二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共包含45个项目,合计新能源近1吉瓦。
然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还有诸多基础问题尚未厘清,包括大电网和其他常规电源作为备用所提供的服务费用如何计算,交叉补贴如何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