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广东新型储能市场何以“狂飙”?

作者:高雅雅 来源:南方网 发布时间:2024-08-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而新型储能对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有着重要作用。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容量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其中,广东装机规模达到270万千瓦,平均运行时间和利用率在全国居首位。新型储能市场正在“狂飙”。

置身能源新时代浪潮,锚定新型储能这一“制造业当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广东是如何激发市场活力,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走在前列

抢抓市场建设新机遇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新型储能产业掀起市场化浪潮。

山东出台全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储能支持政策、山西发布全国首个新型储能参与一次调频有偿服务的地方政策、广东落实全国首个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交易……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型储能市场化进程稳步前进。

作为电力消费大省,广东电力市场需求旺盛、峰谷电价差较大,为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性条件。在这股时代新浪潮中,作为全国首批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营的省份之一,广东抢抓电力市场建设先机,持续推动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2023年3月底印发的《广东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更推动了新型储能逐步进入电力市场。

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一环。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荆朝霞告诉记者:“在电力市场当中,储能可以作为主体参与电能量交易,也可以作为辅助服务交易。在成熟的电力市场中,快速调节等辅助服务已经成为储能的重要盈利方式。”

 “2024年上半年,已有5家独立储能电站入市,既参与电能量交易、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交易。”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黄远明表示,当前,在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中,各储能电站累计获得调频收益约5300万元。

广东新型储能市场化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正趋向成熟。

“花式”入市

激发储能市场新活力

在广东阳西沙扒海上风电场,峡安储能站正平稳运行。今年2月,这里成为南方区域首个正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海风+独立储能”配套项目。

“新能源+储能”能够疏导新型储能成本,是加快新型储能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前不久,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发电项目配置储能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2025年及以后首次并网的风电、光伏项目,要按照相应的比例、时长配置新型储能。随着更多“新能源+储能”应用顺利并网、积极入市,广东新型储能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拓展新型储能商业模式,是加快新型储能市场化进程的又一重要举措。其中,广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用户配储积极性,用户侧储能市场“百花齐放”。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广东省珠三角五市(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的峰谷电价差达到了1.2966元/千瓦时,位居全国前列。较大的峰谷电价差让安装了储能设备的用户能够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有效提升了储能的经济性,用市场“无形的手”激励用户积极配储。据统计,今年7月,广东省有292个储能备案项目,其中用户侧储能项目备案有254个,占总量的87%,显示出用户侧储能市场存量极大。

前不久,广东规模最大的低压并网的工商业储能项目——维达低压并网用户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并参与到广东电力市场当中。为项目提供储能方案的广东省新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博表示:“该项目每年能实现高达1000万元的经济价值。这样规模的项目,今年我们预计会增加10个。”

在政策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广东“热辣滚烫”的新型储能市场,正不断焕发新活力。

整装出海

开辟全球市场新天地

7月15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拟投资建设越南消费类锂电池工厂项目。这是继印度、匈牙利、摩洛哥等地之后,欣旺达布局全球的又一块重要拼图。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增加,储能需求也不断增长。据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223亿瓦时,同比增长48%,市场正快速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锂电池累计出口超过150亿千瓦,同比增长超60%,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三样”。海外市场将成为我国新型储能新的增长点。

面对海外强烈的市场需求和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广东企业先声夺人,抓紧机遇扬帆出海,开辟一片新天地。

“近年来,欣旺达按照全球高端客户的需求,完成境内外16个生产基地的规划布局。”欣旺达董事长王威表示。据统计,2023年,欣旺达海外营收达到204.56亿元,占比为42.74%,海外市场占据企业营收的“半壁江山”。2024年,欣旺达将坚持全球化发展理念,持续拓展海外储能市场新天地。

除了欣旺达,亿纬锂能、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型储能企业也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而广东企业的集体出海,离不开政策的鼓励与支持。

《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新型储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广东储能产品、技术、标准、品牌和服务走向国际。东莞市更出台《2024年东莞市新型储能电池产品出口认证资助工作指引》,给予成功通过海外市场电池产品认证并实现销售的电池新产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资助。

“广东出台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为储能企业出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指明了方向。”广东省储能行业人士表示,在多方支持下,广东储能企业正在构建“广东总部+海外基地+全球网络”的经营格局,探索广阔全球市场的更多可能。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