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24年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是一项重点任务。
随着我国算力需求不断提升,数据中心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810万标准机架,同比增长24.2%;总耗电量约为1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耗电量约为当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十分之一。作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低碳用能问题不容忽视。
自“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以来,数据中心的用能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21年5月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提出推动数据中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做法。《行动计划》基本延续了《实施方案》的思路,提出鼓励数据中心参与绿电绿证交易,鼓励探索开展数据中心绿电直供等。
近年来,国内数据中心已就推动用能绿色化开展探索。据腾讯介绍,其通过在数据中心屋顶布局分布式光伏、发展微电网、就近购买绿电等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截至2023年底,腾讯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52.2兆瓦,同比增长1.6倍;2023年采购绿电超604吉瓦时,同比增长近八成。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计划》提出,统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以下简称“风光大基地”)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下简称“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在具备稳定支撑电源和灵活调节能力的基础上,引导新建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协同布局。
引导数据中心往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区域聚集是“东数西算”工程的核心战略,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国家枢纽节点也是风光大基地的所在省区。算力向清洁电力“靠拢”能最大程度提升数据中心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解决“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问题,降低远距离输电成本及损耗,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部省区的用电负荷压力。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的目标,但实现此目标可能难度较大,核心问题是新能源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的固有特征和数据中心用电高可靠性需求存在矛盾。此外,迎峰度夏期间,风光大基地所在区域和电力受端地区的用电需求普遍提升,尤其是在夜间光伏不出力时段用电负荷经常冲高,如何保障这一时段数据中心持续稳定的用能需求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从业人员提到,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模式是鼓励发展的方向。在此模式下,除了要保障专供数据中心新能源的装机充裕度,还要搭配多种类型的电源,并将大电网作为备用。而西部地区水电资源较缺乏,需配置一定的煤电或长时储能,如何平衡安全性、低碳化和经济性是绕不开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