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电动车“吊胃口” 万向钱潮戴新兴产业光环涨180%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4-08-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万向钱潮是一家以生产汽车系统零部件及总成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不过,在其头顶,却还闪烁着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光环”。

事实上,就在不久前,坊间还曾有传闻称,万向集团将于近期将旗下新能源汽车资产注入万向钱潮。不过,万向钱潮证券办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近期从未接到过有关资产注入的通知”。

根据7月9日万向钱潮发布的201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有望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亿元-3.6亿元,同比增长50%-80%。

而受益于不俗的业绩表现,以及诸多概念性光环簇拥,截至8月19日,万向钱潮股价半年多来的涨幅(始于2014年1月2日开盘)约180%。

承诺电动车资产注入

虽然万向钱潮证券办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其所生产的产品中,“有很多都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但实质上,万向钱潮的主营业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搭界”。

公开资料显示,万向钱潮专业生产底盘及悬架系统、汽车制动系统、汽车传动系统、轮毂单元、轴承、精密件、工程机械零部件等汽车系统零部件及总成,是目前国内主要的独立汽车系统零部件专业生产基地之一。

据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以汽车零部件生产构成的机械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4亿元,占当期公司总营业收入逾82%,毛利率为22.15%;除此以外,以钢材、铁合金、煤炭等构成的物资贸易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1亿元,也占到了当期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2%。

而如果说市场一直视万向钱潮为“战略性新兴概念股”,则主要源于公司于2010年与万向集团、万向电动车三方签署的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万向钱潮2010年12月30日发布的一份公告显示,上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项:其一,万向电动汽车将万向钱潮列为自身汽车零部件采购的优先或独家供应商;其二,万向集团将在条件成熟时,将其持有的万向电动汽车部分股权转让给万向钱潮。

而值得注意的是,彼时公告所述的“条件成熟时”,被限定为 “万向钱潮提出入股动议”,或“万向电动汽车完成产业化,盈利状况正常稳定”。

不论如何,这份被冠以“重大”之名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随即成为了万向钱潮股价表现的分水岭。

据查询,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布前,万向钱潮股价曾从2010年1月4日开盘时的7.78元/股,一路飙涨至当年11月29日盘中创出的高点18.41元/股,累计涨幅近137%;而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布后,始于万向钱潮2010年12月30日开盘价14.15元/股,直至2011年12月30日收盘时的5.66元/股,其股价则大幅缩水了约60%。

业绩持续增长需后劲

根据万向钱潮2013年年报和201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4.96%和27.12%,此外,其更预计在2014年上半年,公司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0%-80%。

虽然公司业绩表现不俗,但时隔逾三年,市场仍对万向集团将新能源汽车资产注入万向钱潮的承诺充满了期待。

原因很简单,人们寄望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为万向钱潮提供发展后劲。

而事实上,万向钱潮也曾在2013年年报中分析称,国外车企凭借强大技术、质量、口碑,愈发受到国人青睐,这导致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业已萎缩的本土车企配套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残酷。同时,公司认为,近几年国内原材料、能源、人工等经成本不断上升,整车却不断降价,以及新《三包法》的实施等,均会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各项成本增加。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万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