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这些摆放整齐、外观酷似电箱的小箱子,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储能柜,依靠光储能原理,在用电低峰时将电力储存进去,到用电高峰时释放出来,以供生产车间运行的电力消耗。可别小看这些储能电池,能为企业剩下不少钱呢!”近日,美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敏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在旁人眼中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储能电池,其实大用处。他的言语之间,满满地自豪感,“在未来,储能电池的普及,能够更好缓解用电焦虑。”
自研锂离子电池,为低空经济提供动力材料
2003年成立的美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兴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细分市场的重点正极材料供应商,在无人机、启动电源等高倍率型电池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规划,随后全国各地实质性政策陆续发布,以无人机为主导的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电池作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低空飞行器的核心零部件,迎来了新的市场空间。美特新材为此布局低空飞行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主攻电子烟、无人机、穿戴类等新兴消费类锂电池细分市场,致力于成为“高倍率正极材料行业领跑者”,尽快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材料”。
很难相信,十年前,这个如今已颇具规模的企业客户数量不足两位数。“我们并没有灰心,而是不断坚持研发创新,先后自主研发了钴酸锂、三元材料等十余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现在,不仅客户数量达到150家,而且打响了‘美特’的品牌知名度。”谈论起美特新材20余年的发展历史,邹敏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过去三年,公司的年销量不足1000吨,今年的目标则是以往的5倍,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心与底气,是因为今年我们的5000吨智能化产线项目圆满完成,目前已在投入使用。”
邹敏一边说着,一边带着记者一行来到新产线——智能化总控台24小时实时监测制作流程,自动化机械臂正向传送带上放置铺好的锂电池原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条新产线,让我们所的产品质量与产量都取得了质的飞跃。2023年,我们还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说。
联合建设模式,实现光储充一体化
跳出“消费类电子”的舒适圈,朝着更广阔的天地迈进,是美特新材眼下正在努力的事。
邹敏说,光伏配储(即分布式光伏储能)是未来很大的一个市场,目前,该公司利用自身的锂钠材料优势,尽力布局储能市场,“AI发展的尽头,归根结底是一场不见硝烟的能源竞争。石化能源正逐渐被光、电、风、水不断替代。如何更好将这些新型能源保存?储能设备是必须配置的,在未来,储能是一个极大的发展市场。”
基于此,美特新材推出光储充一体化项目,通过“新能源+储能+充电桩”联合建设模式,用自产的纳电种植材料制作而成的储能柜作为项目产品的范例。这一举动,不但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利益,更为母公司湖南盐业集团布局新能源产业提供示范应用场景。近期,该项目正式投运,一跃成为湖南省国资系统最大规模工商业储能项目,更是为国家“双碳”目标达成贡献湖南国资国企的力量。
“未来的能源方向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不断地朝着储能市场深耕,为能源储存添砖加瓦是我们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邹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