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8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新闻。报道称,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南方电网开发的人工智能负荷预测系统,通过30多种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计算出省、市未来10天的电力负荷情况,为电力调度提供精准预测。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方式处高级经理李鹏出镜接受采访,介绍南网AI系统工作效率是传统基于人工经验预测的10倍以上,可以更早更主动安排包括新能源、抽水蓄能在内的各类调节资源。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保持强劲增长,总装机已超过16亿千瓦,不断实现新突破,为我国发展提供强劲绿色动能。
在渤海海域
百万千瓦装机的海上光伏项目日前开工建设。十几条施工船正在近2万亩的海面上铺设200多万块光伏板,建成后将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养殖,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17.8亿度,渔业养殖年收益2700多万元。
在西藏那曲
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吉措百兆瓦风电储能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18台风机建成投产,每年可以发电约2.37亿度,为西藏北部地区提供更加可靠的清洁电能。
今年上半年,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源投资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占比超过七成。
杨昆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国总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3.8%,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电源结构持续优化。
可再生能源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在内蒙古
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日前并网发电,依托一体化智慧调控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弥补新能源波动大、间歇强等问题。
在广东、云南等南方五省区
南方电网开发的人工智能负荷预测系统通过30多种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计算出省、市未来10天的电力负荷情况,为电力调度提供精准预测。
李鹏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方式处高级经理
人工智能AI,它的工作效率是传统基于人工经验负荷预测的10倍以上,我们可以更早、更主动安排包括新能源、抽水蓄能在内的各类调节资源。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量中,有超过八成来自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已从2023年底的32%提升到35.1%。
国家能源局表示
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坚持集中式、分布式并举,陆上、海上并重,实现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协同,加快实现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