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的西藏高原,冬季严寒,风雪交加,气温可骤降至-30°C以下,极端温差与恶劣地貌对电力设施构成了严峻考验。地形险峻不仅增加了输电线路的架设难度和维护成本,还使得电力设施频繁受损,严重影响供电稳定。另外,尽管西藏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清洁能源的供应存在显著的间歇性,特别是在夜晚或风力减弱时,电力供应缺口尤为明显,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事实上,电网薄弱并非西藏独有,许多偏远和地形复杂的地区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无论是高山峡谷、荒漠戈壁,还是海岛边陲,自然条件的严酷和基础设施的薄弱共同制约了电力供应的稳定。
在此背景下,天合储能为电网薄弱地区量身打造Elementa 20.25P 4小时系统长时储能解决方案。凭借卓越的环境适应性、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与智能管理,以及灵活可靠的能源供应能力,成为稳定电力供应的“定海神针”。
该方案充分考虑了极端气候条件对电力设备的考验,电池包内部采用保温隔热设计,即使在-40°C的极寒环境中也能保证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同时兼顾耐高温性能,内置热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调节电池温度防止电池过热;外壳材料采用C5级防腐设计,有效抵御雨雪风沙,保护内部组件免受损害,确保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工作。
在电网薄弱地区,电力设施的安全与维护历来是难题重重。天合储能将安全视为产品与生产的基石,从根源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电芯制造流程设置超2500个环境控制点和4000个工艺控制点,实现电芯级别的高可靠性和全程追溯性,保障电池安全;舱体高强度结构防护、新型阻燃材料以及四级安全预警与多级隔离技术相结合,共同构建起安全屏障。同时,电池管理系统集成高精度硬件与智能算法,24小时实时监控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有效预防并阻断潜在故障,大大降低了人工维护成本,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
针对能源供应的间歇性问题,Elementa 2 0.25P 4小时系统支持每日一充一放的循环工作模式,长时间充放电能力确保能源供应的灵活可靠。在电网供电不足或中断时,储能系统能够迅速响应,为当地提供电力支持,保障关键设施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用电需求。
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居民生活的基石。未来,天合储能将继续秉承创新理念,不断优化储能技术,为更多电网薄弱地区带去可靠的电力解决方案,以科技之光点亮希望之灯,照亮更多地区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