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市场>电源侧储能 返回

海口三江镇渔光互补项目:板上光伏发电 板下水产养殖

作者:刘梦晓 王聘钊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从空中俯瞰正在建设中的海口美兰区三江镇超大跨度预应力柔性支架渔光互补示范项目一期(以下简称三江渔光互补项目),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鳞次栉比,光伏板下池塘掀起阵阵涟漪。

  据介绍,项目一期近1000亩的固定支架部分已于去年12月投产,累计发送清洁电力4071万千瓦时。二期已于今年3月正式动工,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超1.6亿千瓦时。两个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约3亿千瓦时,并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余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项目现场,已经建成的固定支架区域正源源不断地输出清洁电力,剩余部分大跨度柔性支架正在加紧搭建,佩戴安全绳的工人不断在池塘上方“穿针引线”,利用钢丝绳连接光伏电板。

  “三江农场地区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鱼塘面积大,为我们大规模搭建光伏项目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项目负责人陈本领介绍,项目一期装机容量100MW,采用固定式支架+大跨度柔性支架方案,这种“一地两用”模式在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据了解,通过“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新型发电模式,光伏板能部分遮挡阳光,降低水面温度,同时抑制藻类生长,为鱼虾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该模式可推动清洁能源与农业生产养殖领域跨界融合,实现电力、渔业与生态三重效益有机统一,既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又促进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因为海南台风季雨水较多,三江渔光互补项目的抗风柔性悬索式光伏发电装置能够有效应对经常出现的暴雨天气。

  此外,项目创新使用的光伏电站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线槽、护线管和支撑机构,接地线竖直段受到护线管的保护,归集段也受到线槽的保护,悬空段远离鱼塘水面,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漏电,防止鱼苗触电。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