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对华电动汽车征税遭到中方强烈反对,并引发欧盟内部担忧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24-08-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欧盟委员会20日公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终裁披露,如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将在11月初正式生效,并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最高36.3%的关税。欧盟的终裁披露遭到中方强烈反对,并引发欧盟内部担忧。

  继欧盟中国商会和中国商务部20日发表声明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1日代表中国汽车行业对欧盟终裁披露表示强烈不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声明中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反补贴税,给中国企业在欧经营及赴欧投资带来极大风险和不确定性,损害了中国企业在欧经营和赴欧投资的信心,将对带动欧盟汽车产业发展、增加欧盟当地就业机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在所有被加征关税的中国汽车企业中,上汽集团被欧盟裁定36.3%的最高关税税率。上汽集团21日针对欧盟的终裁披露发表声明,称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是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司反对人为设置贸易壁垒,呼吁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据彭博社报道,在欧盟公布终裁披露后,截至本月30日,此次反补贴调查涉及各方将有10天时间发表意见并要求就该终裁披露举行听证会。后续在有约束力的投票中,欧盟多数成员国如未能阻止这些措施,欧盟委员会不得迟于10月30日发布终裁结果,届时将正式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的关税。德国《经理人杂志》21日称,27个欧盟成员国必须就最终关税进行投票,除非占欧盟人口65%的15 个欧盟成员国投反对票,否则欧盟委员会的提议将得到实施。此前,据业内人士透露,在7月的意向调查中,12个欧盟成员国支持临时关税,4个成员国反对,包括德国在内的11个成员国弃权。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一些欧洲汽车制造商包括德国大众在内均反对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措施,担心这会引发贸易摩擦的升级,从长远看可能会损害欧洲的汽车产业。欧洲新闻电视台引述荷兰国际集团(ING)的观点认为,加征关税将提高欧盟市场上电动汽车的价格,减缓欧盟实现零排放的进程。德国电视二台20日援引欧盟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话称,“与北京方面的谈判仍有可能避免关税”,但谈判尚未取得成果。德国总理朔尔茨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加征关税持批评态度。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政府部门、相关商协会以及企业在欧盟调查过程中陈述利弊,充分发表了意见,对欧盟坚持“双输”的终裁披露感到非常失望。孙晓红说,中方已于本月9日将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受阻,但 “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裁决结果对案件调查阶段与执行阶段都具有约束力,“相信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企的正当权益”。孙晓红说,欧盟应该同中方通过对话磋商来妥善处理分歧,以避免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

  此外,中国商务部21日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公告显示,调查是根据国内乳制品产业于7月29日向商务部提出的申请进行的,认为欧盟的相关乳制品接受了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的补贴,欧盟相关乳制品产业(企业)可能受益的补贴项目共计20项。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21日表示,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对申请进行了审查,认为申请符合反补贴调查立案条件,决定发起调查。调查机关将依法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

  “北京对欧洲范围的回应看起来近乎完美。”西班牙《理性报》21日报道称,“选择性贸易措施”似乎是中国对欧盟最近加征关税的回应,而中国此前已一再要求欧盟取消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并表达了谈判意愿,“面对布鲁塞尔的拒绝”,中国才向WTO提出抗议。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